而且他一开口小嘴就叭叭叭个不停,别人想抢话都抢不过他。
不过大臣们也不会跟他抢,姜蚀言之有物,从不废话,让这些大臣们如闻仙乐,醍醐灌顶,连勾心斗角都放到了一边,恨不得小朝会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好让他们能听个过瘾。
就连一向和稀泥的左相也将儿子被抢的仇怨放到一边,发自肺腑地称赞姜蚀:“皇上有大才!”
诸位大臣们满目欣赏与慈爱地看向小皇帝,又看了看摄政王,纷纷点头赞叹:“不愧是赵氏血脉!”
种地的天赋实令旁人难以追及。
赵灼:“??”
你们这么看着本王做什么,本王又没有觉醒种田天赋!本王是武夫,不是农夫!
姜蚀如今不但收获了大臣们的喜爱,在新式农具推行后,就连老百姓们也都很爱他,犁车被他们私底下称作“天赐犁”,锄头则被称为“乐水锄”,民间还传出“宁要乐水锄,不要红妆妇”的说法,急得当地官吏连声规劝:“成年人做什么选择,锄头和媳妇,当然是两个都要啊!”
此时的姜蚀还不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声望有了扭转,百姓对他的印象已经不再是昏聩荒诞,反而隐约有称赞他是明君的悄然传开。
尽管小皇帝抢了状元的事仍让一部分士子觉得抵触,可百姓们只关注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何,今年的收成如何,只要是能让自己吃饱饭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甚至还有贩夫走卒在茶馆听到书生抨击皇上荒谬,还会帮姜蚀说话:“要我说,那徐公子进宫还是好事,皇上不就是在他进宫以后推行新农具的吗,说明徐公子有旺夫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