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会认为天宫不自在。
毕竟,又要担责任事,又要服管服教,好比猛虎入笼,烈犬上套,自不能轻易撒泼,自不觉自在。
玉鼎真人是个好师父,把什么事全掰开揉碎的给杨戬细诉,许是有崽崽后人也通透几分,这次杨戬没有激烈的反对,只是默然良久,点了头。
端儿这边折腾,朝歌也没闲着,西歧拖着良种良耕之事不动窝,疑神疑鬼以为帝辛使坏时,各地君候已收获一批良种,除西歧外,各地百姓生计已然大有改善。
狐妖借此让相好妖类化形入西歧民间惑动人心,而帝辛也派大批善农田的老者及善耕之众,许以重金入西歧教农事。
这般作为,实是暗指西歧待下不仁,君王为万民生计赐下良种不种,良耕不耕,有轻民慢君之嫌。
并借此所指,挑动西岐百姓对姬昌为政的不满,同时又请出几位贤者同往,表面意在农桑,实则让天人看清姬昌那张“仁德”外皮下的反心。
你姬昌不是自标贤德,言我昏聩暴虐么?揭了你的皮,让你的不臣之心露于天光下,到时,看世人如何看你,如何尊从你。
不得不说,帝辛这招,不可谓不毒,正敲在姬昌的七寸上。
天下人不是傻子,能称贤者的也不是好糊弄的寻常人,姬昌那点子小心思遇上他们,就不够看了。
姬昌长子伯邑考素性纯良,不似其弟姬发心怀大志,伯邑考只愿西歧民安,父母康建从不敢生他念。
偏伯邑考又是个聪颖之人,各贤者宁可城郊野外讲学,也不入西歧,至府中受拜,他又如何不知是父亲的野望被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