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要像李蒿那样,花钱购买国子监的入学名额吗?
阳春面也端上来了,李时居烦躁地扔下书本,狠狠嗦了一大口浸在黄澄澄的鸡汤中、铺满了碧绿小葱花的面条。
美味的碳水真是稳定情绪的制胜法宝呐!
她埋头苦吃一阵,忽然听见有几人登上楼阁,在她背后的桌子边坐下,说话声飘进她耳中。
“……文柏兄,你是打算考进士科,还是算学科?”
李时居耳廓跟着一动。
那个叫文柏的男子叹了口气,声调里带着淡淡愁苦,“我是想考算学的,但是我爹娘不同意,家里好不容易供我当上拔贡,最好能当上第二位薛会元,耀祖光宗……”
“以文柏兄的资质,倒是可惜了。”另一人也感到惋惜,“我要是有你一半才华就好了,老头子今早出门前发话,让我务必好好准备,下个月有白衣试,我说我不行,可是他非让我去试一试……”
“令尊也是为宜年兄好,”文柏说,“就算过不了白衣试,还能当个例监生呢。”
“例监?”宜年哼了一声,“他当年也是翰林院出身,就觉得我连国子监大门都进不了,实在丢他老霍家的脸面,我早就想戳穿他了,要不是看在我姑母面子上……”
“宜年!”又有一人出声喝止。
李时居没回头,很显然,这个文柏和霍宜年也是要进国子监的。
她不动神色地放下筷子,根据话中信息,重新翻看起《皇明太学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