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学生有两种构成——贡生和监生。
贡生,是指从府、州、县生员中挑选天资淳厚、学问有成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读书人。
这是国子监最常见的“招生方式”之一,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等多种名号,薛瑄和文柏都是拔贡,也是国子监中成绩最好、最受重视的那一波学生。
而监生,大多为章京子弟,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四种途径。
霍宜年所说的例监,和李蒿昨日说法类似,只要找好关系,缴纳大额钱款便可入监读书,类似现在的花钱择名校,学生资质便也鱼目混珠。
不过宜年话中说到的那个“白衣试”,《皇明太学志》中却并未提及。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考试应该就是面向既不是举人也不是秀才的白衣——颇有种走少年班跳级的意思。
她心念微动,干脆转过头来,向隔壁那桌打听。
“三位公子,可是要往国子监念书?”李时居先拱了拱手,笑出了一点谄媚的神情。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坐在最中间的那个人身量最年轻瘦弱,一张俊俏的瓜子脸,却一脸戒备地打量她。
反倒是旁边锦衣华服的公子摸着下巴笑出声来。
“正是如此,”霍宜年也拱了拱手,“小公子也要入学?”
李时居颔首说是也不是,“家中倒是给予厚望,而我仍是一介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