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学术型偶像 铁马倦倦 2185 字 2024-01-25

也许刘贺本人和目前史书中所有的记载都不一样。

背负了“最荒唐的皇帝”的名声两千多年的他,难道会有另一面吗?

那些传闻,未必都是真的。

想到此,楚孑再看了提出这个观点的屠銮教授一眼。

屠銮教授依旧避开众人,静静地坐着,一幅冷冰冰的样子。

他为什么能想到这些呢?

“你知道吗?”秦铎凑到楚孑耳边,小声说道,“这次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其实本身和屠教授没有关系的,是他主动要来的。”

楚孑停住了嗦粉的手。

屠教授看向了他,他也看向了屠教授,二人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对视了片刻。

“继续干活吧,”屠教授抬起袖口,抹干净了脸上的尘土,对他说道,“考古工作越深入,就越复杂了。”

楚孑颔首。

考古的确很复杂。

但很多事,比考古还要复杂的多。

第82章

余后的几天, 秦铎发现,楚孑的话明显变少了。

除了挖土和嗦粉之外,他经常一个人站在墩山考古发掘现场的一角, 看着整片区域,不知道想些什么。

但秦铎知道, 楚孑的这个状态, 或者说这个阶段, 考古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了解历史, 和亲手打开、甚至改写一段历史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后者就像是一个要初次主刀的医生, 总会对自己的水平与技术而焦虑, 又会为自己能否真的做到这一切而畏惧。

但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好的。

会让他变得坚定,让他的手变得更稳,也让人变得更谨慎。

这就是之前所有专家学者都不会笃定的去提这个墓主人就是刘贺的原因。

如果是的话,很可能就会从无到有的扩展出一段新的历史,哪怕这段历史在华国的泱泱五千年之中只是沧海一粟, 但这份责任足以让人敬畏。

所以秦铎没有过多地去打扰楚孑,而是任由他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思考, 建立联系。

其实, 连楚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进入考古工地, 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没有太多联系的小世界。

但楚孑也知道,最近就连这个小世界变化的也很快。

自从在陪葬坑K1发掘出了五辆真正的马车之后,就基本确认了这个墓的主人至少是个诸侯王级别的贵族。

整个发掘项目也被定位了全国考古界的重点项目。

无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秦汉考古专家、汉墓专家、丝织品保护与修复专家、古生物学家、钱币学家……都纷纷赶至墩山附近。

仅仅是专家数量,就不少于上百,更别提这些专家所带来的学生团队了。

除此之外, 昌南市周边的高等院校考古系或历史系,也都派来了相关的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