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概是宁荣二府太吸引仇恨,皇上记下的史家兄弟错漏也只有寥寥几条。

皇上认真翻了翻后,勉强道:“行吧,先让他们去蜀地顶缸,以观后效吧。”

七月二十五日,宁荣二府得到了史家两兄弟要举家往蜀地的消息。

同时还收到了被留下来的史湘云。

原本贾宝玉史湘云的婚事眼见不成,两位侯夫人便想着不让湘云再往荣国府去。

谁知道湘云记挂贾母不说,更素来爱荣国府内富贵热闹,无人拘束。于是在家里也露出些不快形容来。

只将两位侯夫人怄的不得了。

且从前湘云在荣国府常住那段日子,也常有些抱怨之语。

荣国府下人的嘴,跟棉裤腰似的,多少也就传了出来。

连史湘云去岁用薛家的螃蟹办赏菊宴的事儿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只说史大姑娘受了婶娘的刻薄,以至于是个精穷的。

保龄侯夫人平白背锅,只气的要撒手不管。

如今举家要去蜀地,她便劝夫君不要带着史湘云:“大姑娘是尊贵人,哪里吃得了这个苦。且她的婚事难道老爷敢给说在蜀地,只怕更有人要戳咱们家脊梁骨了。”

史鼐是兄终弟及继承保龄侯,所以一贯嘱咐夫人,好好对史湘云,可别让人看笑话。

他自问家里对史湘云已经不错了,虽然让她做针线,一应生活也比贾家清苦些。

但对她是跟自己女儿一视同仁的,并不是单独拎出她来刻薄。

这怎么到了外人嘴里,就成了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