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当日,太上皇要真的让我去和亲,我当然也得哭着上轿。

我既然做了保宁侯的女儿, 享过了爹爹的庇佑,自然也要承担太上皇对爹爹的不满。

这叫:是草都有根,是话必有因。”

正是因为做此想,所以商婵婵对贾家诸女的结局有恻然有感叹,但并不会倾尽全力去帮忙。

与她当年迫切的期望并付诸行动让黛玉离开贾家是不同的。

黛玉不是贾家人,她不过是旅居客寄之人。

不但没享受到贾家的富贵,反因此受了折磨——贾家要不是王夫人生了元春这样一个娘娘,黛玉的结局或许不至如此。

就算要同甘共苦,黛玉自有林如海这个父亲,不必去承担贾家的因果。

自打成婚以来,商驰见妹妹的次数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于是现在已经练就了,妻子和妹妹在旁边说话,他能够一心二用,一边办公一边不漏下两人谈话内容的技能。

此时便笑道:“妹妹这话说的还有几分禅意。”

便也跟着劝道:“玉儿不必忧心,皇上虽然发狠,但本朝素来重视孝道,正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所以对这些老臣之家,皇上再恨,也不能全部赶尽杀绝。

尤其是史太君毕竟年老,哪怕贾家倾覆,皇上也不会动史太君。

至于你担忧的姊妹,虽失了公侯之女的身份,但性命应当是无碍的。

且听闻荣国府有一位守寡的节妇,皇上肯定要格外开恩赦过的。有嫂子在,这些姑娘们总会有个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