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皇帝拈了一片西瓜,就笑着问老太妃“是哪个胆大的在您面前抱怨了,必是那得宠的小嫔妃,仗着自己在朕面前有点脸面以为朕的孙子就要巴结着她,就开始抖起来了,这一点朕是最喜欢君明的,他向来不看重谁在朕面前得脸,该什么位份得到什么年礼他向来不分人只看位份。”

“话是这个理儿,皇帝也不必在老婆子面前推三阻四。我看着君明对着先荣国府公家的姑娘有意思,皇帝是怎么想的,是正妃还是侧妃?”

“您不知道,君明不喜贾家的人,三番五次的在朕面前漏出痕迹,朕怎么能给他一个贾家女呢。”

“皇帝不必拿这话来堵我,老婆子身在后宫,也听过几分流言的,说贾家女生在大年初一,是做后妃娘娘的命,我看着贾家女端着的贤惠样子,觉得她志不在妃,而在后,当初,我姐姐你母后进宫只是一个宫女子,一步一步成了皇后。她进宫不过是一个女史,平时也不往你身边凑,看样子是看上了皇子或者皇孙。君明占着大义,尽管不是嫡出,也是嫡枝唯二的血脉,我看着,贾家女是八成想嫁给君明。”

“不是她想嫁给君明就能嫁的,我给君明找了一户人家,只是这孩子不乐意。再说了,我的儿子孙子也是她能挑选的,笑话。再说了,当年有流言说我母后天生就是皇后命吗?”

老太妃想了想也是,当年她姐姐大她十几岁,整日跟着母亲做不完的家务,日日还要劈柴洗衣,只因为长的水灵有一副好嗓子才入了先帝的眼,当年得宠的那会也有人嘲笑她们姐妹是贫家女,再怎么保养,姐姐的手掌也比其他宫妃的宽大。

“那皇帝也要留意,荣王这么大了,不能没个正妃。”

“这事我记挂着呢。”

晚上皇帝坐着步撵回寝宫,想着白日里太妃的话,心里一直想着所谓的流言,说什么天生的后妃命,吩咐刘金子想法弄到贾元春的生辰八字,再去找个批命准的大师。

第二天一早,皇帝下旨,让三王司徒旪,四王司徒旷,六王司徒早,八王司徒昀同去江南西道,查案赈灾。命荣王司徒越坐镇京中,居中调遣赈灾粮草以及银两。

圣旨一出,果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六王没有停留,直接回到王府点了长史幕僚家将侍卫,六王妃更是把出行的行李打点出来。其他几位王爷纷纷招人商量对策,忙忙碌碌,皇命又说第二日就要出京,四位皇子内心里叫苦连天不敢表现出来,六王只来得及对承岳说,“有事找你大兄商议,不可擅自做主。”第二天天还没亮,内廷二十四衙门的主管太监就上门催促,一出京城,片刻不能停留,竟说要十日内到了永州,赶不到必要治罪。众位皇子弃了马车,只得在烈日下骑马赶路,有时为了避开正午烈日,早起晚睡,片刻不得闲暇。到了永州,大腿内侧的皮都磨掉两块,走路就需要搀扶。

皇子们出京的第三日,皇帝乔装打扮成了一个富商,带着奶兄弟刘大牛找到了书店街口,这里卖古玩的比较多,正经的是真品和赝品混着放,一个老道士坐在街角,地上放着一张脏兮兮的布,上面写着代写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