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 巴黎中心拥挤不堪, 各种工厂混杂在一起,污水与粪水横流让城市十分不堪。

幸而, 拿破仑三世上位启动了巴黎大改造计划,任命奥斯曼男爵对巴黎对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手术。

六成的中世纪旧建筑被拆除,开辟出宽敞林荫大道以而让主干道网格化。同时创建全面地下排水系统,更计划着手建设地铁系统。

这次大改造能让巴黎焕然一新, 但因为战火戛然而止。

凯尔西看到的正是一个未完成式的巴黎,后来为人熟知的埃菲尔铁塔, 连一张设计草图都尚未出炉。

新的执政者上台,面对进行过半的改造工程,不可能照搬帝国时期留下的方案。

固然其已奠定了巴黎的城市新格局,但掌权者变更后,必会重新分配利益。除此之外,大改造的原计划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遭人诟病点——对老建筑的摧毁。

为此,巴黎续建工程的负责人邀请了不少学者,从不同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爱格伯特作为经济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受人之托,提供关于城改与经济发展的一些参考意见。

“但也仅是参考意见,最终采纳几分都不受我们控制。也许,这是大家都不够积极的原因。”

说话的正是M教授,他露出一抹淡淡的嘲讽,“如果挖掘出地下遗迹,那些议员能有几人真正在意,为保留历史建筑选择绕道另择他址。”

与最初的想象不同,M教授并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数学家。

杰弗瑞·摩西,简称J.M.,宗教方面的考古学家。习惯让人称呼M教授,四五十岁的年纪,衣着考究。

他与凯尔西刚刚问候时,勉强说了些英语,带着浓浓的法语口音。一旦得知两人能用法语交流,不再多说一个英文单词。

摩西主张保留历史建筑。他找上爱格伯特,希望能从保留古迹的经济角度出发,给出一些参考意见。

议员们看在经济价值的份上,或许能保留下更多古建筑。

凯尔西却知其中的纷争不只于此,续建工程涉及到党派之争。

巴黎留下的古迹不少都与宗教相关,而法国境内天主教保皇派势力强大,并未随着第二帝国的死亡而消退。

尤其在教育界,七成学生接受教会的教育,神学仍是主要学习内容。

如今共和派执政,从普法战争的失败吸取了经验教训。

认为必须摆脱教会控制,加速现代科学教育与全面工业革命,才不至于让法国落后。

有的建筑或古迹本身没有党派立场,但其象征意义则会引起一场博弈。

等百年后回望,或许不乏指责批判曾经的选择,但当下党派斗争激烈,容不得长远之计。

摩西教授应该也看透一二,并未报太大的希望,只给了凯尔西一份文件。

“这些区域肯定是要改造的,但具体从哪里开辟新道路,拆除哪些房子等等都没确定。我想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也是这样对爱格伯特教授说的。请你就此做一份前期调研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