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众人一时间不由安静下来,只是盯着她。
顾邵也开口道:“更何况女子又如何?若心胸狭隘,不识大局,只怕连女子也不如。”
陆绩在一旁微微颔首,显然也是赞同。
周皎只是接着道:“况且如今的江南,能有谁比吴侯做的更好?不如诸君南下看看?”她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低沉,倒像是一种武力威胁。
会馆内一片寂静,气氛也格外压抑,所有人都不再言语,仿佛都失了声音。
周皎这才笑了笑,格外和善,好像刚才厉声责问的人不是她一样,她开口道:“吴侯也并非不讲道理之人,若是曹公愿意,我们愿请北方学子来我吴地学习道理,听闻曹公在各地设立官学,各个官学可酌情选一部分人,学子们的路费与学费我们可以出资。
同时,我们所研制的农具也会交由北方一部分,若是曹公还想要,也可以低价从我们这里购入。”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忽然这样温和宽容,提出了对北方的优惠,让人不由在心底松了一口气,曹昂身边的几位大臣面色一时间都有些松弛。
曹昂却面不改色,只是又道:“周正使可有什么条件?”
周皎被他看穿心思,也不惊慌失措,只是笑道:“自然也是有的,听闻北方骏马良多,想请曹公每年给我们一些好马,西边也有蛮族,若无战马,无法护百姓安康。”
曹昂微微颔首,道:“容我们考虑一二。”
“自然。”
第一日的议和便这么结束了,等到回了会馆,众人身上也是汗涔涔的,毕竟这议和不是小事,事关江南,要是办砸了就不好了。
孙绍忍不住对周皎道:“之前我还看到姑母坐在那里从容不迫的样子,可是转过头就见姑母呵斥他们,和平日里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周皎平时哪儿有那么大的火气,对谁不都是和和气气的,对孙绍这些小辈就更不用说了,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常和孙绍与孙登开玩笑,刚才厉声质问对方的样子确实把孙绍吓了一跳。
周皎有些好笑,道:“对外人能和对你们一样吗?”
孙绍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那他们会同意我们的要求吗?会不会因为我们要求高而……”
周皎摇摇头,道:“不会,毕竟如今是我们占上风,新野那边的江东子弟还虎视眈眈地盯着呢,他们不会犯傻。”
她见孙绍还有些不大信,接着说道:“谈判就是这样,一开始就要将条件谈高,然后再给对方以希望,这样他才愿意与你继续讨价还价,最后达到我们的目的,还要让他觉得自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