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曹寅或许不知道,李氏和孙氏是知道的。不,应该说这件事是孙氏默许李氏一手主导的。

也不知李氏是不是怕江宁知府反水,把这件事写的清清楚楚全部放在匣子里。

如今倒是便宜了胤礽。

看完这一匣子东西,胤礽就扔给曹寅。

从李氏处搜出来的匣子比孙氏那边还多。这个李氏不知道是记性不好还是怎么回事,每一件事都记载的特别清楚。在里面他自然看到了关于陈修杰和童安柏的。

曹寅不认识陈修杰和童安柏,李氏是知道的。而让人看住这俩家、不给童家老人看病也是李氏的注意。

“李氏,孤猜,你在接到县令的书信陈修杰二人逃出了县衙就决定要打这个主意了吧?两人跟你有仇,而你又代表着织造府衙门,监考官自然会给你这个面子。用孙曹两家的人代替与你有仇的两位考生,一举数得。你果真是聪明呢。”

李氏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胤礽也没指望她说话。他抬手又看起另外的一个匣子,尽管他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看到这个匣子东西的时候还是震怒的一掌拍碎了桌子。“李氏,好一个李氏。好啊,好得很。”

一连好几个好字,可见他心里愤怒到了极点。

观音保伸长脖子看过去,只一眼他差点骂出声,难怪太子气成这样,这个李氏居然放印子钱。

什么是印子钱?

它是一种借贷形势,但与官方允许的民间借贷不同。大清例律有规定,借贷不允许超过多少的利息,在这个利息范围内的借贷是允许的。而印子钱它不只是因为利息高,还因为它是按照日来结算利息。

假如你今日没有还上利息,明日就是连带着利息算作本金一起。它是利滚利到最后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会借贷的本就是生活不富裕的百姓居多,这种借贷方式有几人还的上,到最后无一例外就是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最可恨的是李氏这个借贷是能转移的。

比如父亲借了债,他若死了儿子还,若一家人都没了,那就是侄子、外甥来还。你说你没借钱不还?呵呵。

李氏专门雇佣了一批人收债,不还就拉你家东西、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