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道:“八股之利大于弊,二哥若不想出更胜于八股文体之法,则无法说服汗阿玛。”

胤礽感觉四弟弟特别成熟,好像聪明了许多,不由多看了两眼。

胤秅任他打量,心头凉凉:太子发现了?

转念一想:他发现又能怎样?

胤禛心里顿时就轻松了起来:这一世太子与上辈子不同,他比朕所表现出来的异样更为出格。

反正这份不一样也该是汗阿玛去操心,关朕什么事?

有一个珠玉在前的太子,胤禛跟在其后,站在太子光芒下的阴影里,安逸又安全。

胤礽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文章,失落道:“大哥也是这样说的,四弟弟聪明,与大哥想到一处去了。”

他也知道八股取士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其优势,而从储君的角度思索起来,大约也能大致推测出其有利于“稳定”,各种方面的,无论是考试规范方面的温度,还是大清统治天下的稳定。

“但是你说的利大于弊,孤却是不认的,”胤礽不将胤禛当做孩子,而是当成胤禔那样能够交流的对象来认真道:“这分明是弊大于利的事情,其压抑之处,已经违背了最初设立八股取士时的初衷,现在已经不是前朝了,随着弊端的逐渐出现,我们所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找到更好的路,如何去改变它,而不是一条道路走到黑,明知前面是死胡同,却仍然不思改变。如果一个人将错误的道路走到底,那是一个人的万劫不复,如果一个国家将错误的道路走到地,那会成为千千万万人的万劫不复。”

胤禛皱了皱眉,他竟从年仅九岁的太子身上看出了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