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火炮、枪,大清的火器营比上一世提前了整整七年问世!

他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交叉路口,重活一世才发现,原来在早些年,大清错过了那么多的机遇。

而现在,“得天所授”的太子,用他那双手,硬是扯着汗阿玛的裤腰带,去将这些的流逝在记忆中的机遇一一抓在手心之中。

阅兵仪式过后,将举行国宴,为凯旋归来的姚启圣所带之军庆贺。

这也是第一次不是在朝堂场合,而是在国宴开始之初对有功之将进行奉赏,圣旨一下达,气氛更为浓烈。

从恩怨分明的侠义青年,帝王眼中的天才刺头,到战功赫赫的平台心腹重臣,姚启圣将自己一辈子的时光花在了为康熙披荆斩棘上,临到老年,一身伤病。平台之功,功劳最高在于他,帝王赏赐了所有人,却唯独忘记了他。

功高不赏,是已无可赏,还是帝王心中另有芥蒂?

姚启圣猜测不透,郁结在心。

他已经做到了福建总督的位置,若进一步,则为兵部尚书。三年前,他本已经被授予兵部尚书虚衔,却最终调任回了福州。

而今兵部尚书之职已有李之芳担任,姚启圣进不得。

康熙不止一次在胤礽面前吹嘘自己年少时的“丰功伟绩”,说他费劲千辛万苦收服了才高孤傲的姚启圣,这才有了一位才华可堪在世诸葛亮的“军师谋臣”。

胤礽回忆起康熙曾经对他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