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叫盐水毛豆的,佐酒格外好。
“阿爹,书院可是要招收新学子了?”
“嗯,待科举过后吧。”
大梁朝的科举是在每年的八月,实则以前乃是在初冬时节,因科举的考试地极其阴冷,有一年京城大雪,硬是活生生冻死了几个学子,这才挪到了八月。
这年头的八月是阴历,相当于现代的九月,正是初秋,刚好天气不那么热,也不会有多少凉意,自是比当初好上许多。
宁博容爬上椅子陪着自家老爹坐,“阿爹,咱们万里书院听闻所收贫寒学子比较多?”
这话,还是听宁家那群金枝欲孽的小姑娘说的。
宁盛点点头,“不错,国子监是不收贫寒子弟的,余者麓山亦是难入,天下四大书院之中,唯有我们万里书院花费最低,时常有贫寒学子为了节省,千里迢迢来我万里书院读书。”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宁盛是圣父,这就和个人性格有关了,宁盛他从来就对钱没什么概念,为人疏朗不说,对金钱权势都没什么执念,否则也不会年纪不大就致仕了。全部的经济大权都掌握在崔氏手里,反正他从没感到缺钱过,所以,万里书院有这般收入他觉得已经很好。
便是一些小教书先生,也是要收束脩的,万里书院在这翠华山上,崔氏的嫁妆丰厚,又擅经营,昔日陪嫁来的外管家崔章端的的是经商的一把好手,这些个年里,早已经将崔氏的嫁妆和宁盛原本微薄的家资翻了数倍不止,仅仅是这书院的收入,宁盛一家皆不好奢侈,以现在的收费,就宁盛看来早已绰绰有余。
如今万里书院中的夫子大多是宁盛至交好友,于金钱方面便也并不如何看重,文人也是要吃饭的,也有风流成性惯于享受的文人,但显然在万里书院这是没有的。
而且,哪怕万里书院是最便宜的,以宁博容看,其实也不便宜……
这年头,读书本来就是一种昂贵的投资。
“阿爹,那我们家的书院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吗?”
宁盛一怔,“有什么不一样?”
宁博容眨着眼睛,“是啊,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宁盛放下筷子,却是若有所思起来。
他原就不是思想拘泥之人,宁博容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其他不管是国子监还是麓山书院,甚至是他们这并称的四大书院,在方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宁博容早就打听过,大梁的书院并不似是明朝那样到处是书院林立,言语自由,甚至有什么“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句子,这年代的书院,还相当初级,学子们除了读书也就是读书了。
例如万里书院,夫子加上宁盛这个山长,一共才六个人,其中宁盛是当世大儒,另有他的至交好友卢成山、张敏之,皆是声名在外之人,颇有才名,卢成山少年成才,中年官场得意,如今六十有六,喜欢这翠华山的气候风景,算是半养老半教书,张敏之与他相反,明明才学过人,可惜时运不济,沉沉浮浮三十余年,却依旧清贫失意,只得来教书,剩下的三名夫子皆是曾科举及第的士子,在地方上同样有些名气。
但是吧,就宁博容了解,这考试内容和老师人数完全不成比例啊!这又不是明朝时候考试只考八股文!
这时候的科举和后世熟知的科举并不同,如果都要学的话,科目之多简直比现代的学生还苦逼。
此时科举沿袭唐时旧历,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没错,五、十、多、种!
不过,这时候的科举应试者以明经、进士二科最多,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可不是单单做一份卷子就结束的。
进士科在唐时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只是以诗取士比较为人诟病,大梁已是弱化了诗赋这项,大多是考政论。这个比明经更难,是以唐时有句话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那都已经算老了,五十岁考上进士,却仍然可以说年轻。
到了大梁,基本上科举还是以明经为主,例如宁盛,便是明经科及第,如今宁博裕去京城考试,考的也是这个。
事实上几大书院教授的,基本上也是明经科,本身老师也没几个,要开那么多科目是根本不现实的。
“阿爹,听闻你们讲学,一课便要一个时辰?”
宁盛点点头,“不错。”
尤其是这叫盐水毛豆的,佐酒格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