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年轻天子清冷的声音便在暖阁中悠悠响起,其犀利的眸子也是投向身旁默不作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吩咐道:"给魏伴伴知会一声,令其尽快赶赴南直隶坐镇。"
尽管这南京守备太监手中握有的权利丝毫不亚于封疆大吏,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督南京大营的军权,地位比之前些时日在苏州城遇刺的织造太监李实不知显赫了多少,但其终究摆脱不了"天子家奴"的身份。
朱由校一句话便可乾纲独断,而无需向朝廷委任封疆大吏那样,需要通过"廷议"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
"奴婢遵旨。"
因为知晓事关重大,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没有多做犹豫,很快便在暖阁诸臣的注视下,挥手唤来一名随侍宦官,命其尽快将名义上仍在担任御马监提督太监的魏忠贤唤来。
"除了守备太监之位,众位卿家觉得中枢还当如何抉择?"
正当暖阁众臣以为今日的奏对将以朝廷委任南京守备的结果而告终的时候,朱由校清冷却又不容置疑的声音便再度响起。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首辅方从哲和次辅刘一璟面面相觑,暗道睚眦必报的天子这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了。
事实上,近些时日淮安府发生的一切,也触碰到了他们心中的底线,如若不是事关重大,兼之辽镇建奴尚在边陲虎视眈眈,他们早就建议朱由校调兵,镇压南直隶。
天高皇帝远。
这南直隶距离中枢千里之遥,日积月累之下,只怕早已有人忘记了"初心",不肯将自身享受多年的利益和特权拱手让出。
"还请天子示下.."
因为一时之间难以揣摩朱由校的心中所想,殿中几位朝臣在面面相觑之后,终是由内阁首辅方从哲起身请示。
难不成,天子还真的打算派兵镇压南直隶的乱臣贼子?
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两百余年的头一遭呐..
更重要的是,南直隶这个地方,对于大明天子而言,尤其是似朱元璋这等乾纲独断的"中兴之君"可是有些"不吉利"呐。
遥想正德年间,彼时通过扶持内官将军权收回中枢,并通过征调边军精锐入京戍卫,恢复京师京营战力的武宗皇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仅巩固了皇权,更是亲自领兵,征讨来犯的蒙古鞑子。
可就是这样一位能够上阵厮杀的壮年天子,却在凯旋之后,巡视南直隶的过程中在"清江浦"不幸落水。
自此之后,武宗皇帝朱厚照的身体状况便与日俱减,并在苟延残喘了几个月之后,含恨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