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薛家父亲49

薛淞厚着脸皮剽窃了这些雅致的名字,那些铺子就交给了方氏管理。那王家当初送来的丫鬟,后来改名为菊华,被方氏慧眼任命为女管事,销了她的奴籍,许给她不错的薪水,再加上提成分红,卖出去的货物越多,那收入也就越多。菊华被方氏看重,心中本就感激,重赏之下,对这买卖更是上心。

薛淞和方氏没有看走眼,菊华确实时尚审美品味不错,人又能擅长察言观色,很会说话,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情商高,和许多女客们打起交道来,是如鱼得水,应对得体。随着这生意越来越好,菊华姑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她又勤俭得很,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银钱。

菊华本出身良家,从小也学过些字,念过些书,父母不幸亡故后,在灾年被祖母做主,卖为奴婢。在王家时她在这贵族家庭中也长了不少见识,因长相清秀,被当做一件玩意儿送到了薛家。

因此,菊华很珍惜这份差事,热情敬业,日日早出晚归的,全心投入。她得到自由后,对生活更加满足。因着儿时的遭遇,再加上在王家和平日里接待客人的见闻,她也就不想嫁人了。年纪大了,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而且自己有份好差事,积累了银钱,不比在婆家受磋磨的好?

不说平民妇人,就是那些高门的贵妇们,面上光鲜,背地里一肚子苦水的比比皆是。就像王家那嫁到荣国府的姑奶奶吧,听说至今连顿饭都吃不安生,要站着伺候婆婆用餐,也不知道家中那么多丫鬟是做什么用的?还有,夫人们还要和家中的妾室姨娘、庶子庶女生气烦恼,这样的日子,过得即使富贵,又有什么趣儿?像家中奶奶这样舒心福气好的,可是太难得了!

菊华再三思量,就去求了方氏,在薛家的帮助下,她在官府立个女户,就当自己是没有亲人的了。后来,菊华拿自己勤俭节约攒下的银钱不断地买田地,最后有了一份几十亩田,一间小铺面和一处宅子的产业,又过了几年,还收养了个男孩,教养他长大,日子过得甚是顺心。

菊华的改变让薛淞很是感慨,心中也挺有些成就感的,刚来薛家时,菊华低眉顺眼,恭顺地以奴婢自居,现在每日忙碌着,眼中却闪烁着熠熠的光彩,同一个人,前后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可见哪怕在这对女子那么苛刻的古代社会,只要有决断,有机遇,也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自助者天助,对这样的女子,薛淞是很愿意帮扶一把的。如果只想依靠旁人来拯救,薛淞不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天下苦命人多着呢,他救得过来么!

店铺里卖的都是精品,用南洋来的上好宝石、翡翠,高薪请了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制成各种款式的首饰。薛淞有时回忆起后世许多别致的式样,选择那些比较容易被这世界接受的,拿炭笔画出样子来,交给师傅们制作的。新颖的款式也吸引了不少客人。

三家铺子互相都是通着的,女客们来看首饰的,忍不住就又添置了好些精致的衣料,又被那些胭脂、香粉、口脂什么的吸引了目光去。铺子里上下用的人都是女子,夫人小姐们不用避嫌。后面的院子景色甚好,对贵客是招待殷勤,预备的茶水点心也很讲究。那些女子给她们细细展示介绍各种物品,还贴心地给她们提些参考意见,谈笑间,生意就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