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贾宝玉立刻站出来,愤愤地与那些诋毁他的人理论起来。起先呢,他只是辩解,自己可没有占了旁人的便宜,这名额是舅舅家让给他的,你们怎可坏人名声?
但相争到后来,大家的情绪都激动起来了,这气氛便激烈起来,话题也开始变味了。
同窗们都不信这实话,讽刺贾宝玉只占了个好出身,被硬塞到国子监来镀金,经义文章都不行,让老师为他格外耗费了多少功夫。你这样的武勋子弟,既然无心向学,何不自己快活逍遥去,免得像你那堂伯一般,给国子监蒙羞?
贾宝玉反唇相讥,说这些人是小家小户的,不过是嫉妒人家的富贵,才恶言诋毁。
再然后,贾宝玉的酒意上冲,脑子里有些迷糊了,再加上这些日子的苦闷压抑,口不择言起来,骂这些人读书也只为做官,沽名钓誉,无事生非,立言竖辞,做了官也只是禄蠹!你们都是须眉浊物,只知道功名利禄,满口的仁义道德,都是假话胡言!
‘那些个须眉浊物,说什么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就是沽名钓誉,偏偏还要做装出一幅为国尽忠的样子来!’
......
这些话说出来,可不只是学生们的争执相骂了,在这朝廷最高等的书院里大放厥词,可真有些叛逆不道了!
这引起了众人的一致针对,这里的学生,要么是官家子弟,要么是要努力当官的,都有一颗求功名的心。换句话说,要么自己的父兄亲朋是禄蠹,要么就是自己争取要当上禄蠹的!你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头么!
你贾宝玉不也是出身禄蠹之家么?我们要功名不假,但我们做官后,难道不是殚精竭智地为国家效力,为君王分忧么,不会白白地食了朝廷俸禄的!可你贾家,是靠着祖宗恩德,安享富贵数十年的,阖家有一个正经做事的么?对了,你老爹就没有功名,太上皇开恩,赏了他一个五品官,在工部混日子,整日里也不做什么实事。
呸,说起来,你贾家才是真正的禄蠹!
春日宴上发生了争闹混乱,这消息立刻被禀告给了在另外一处赏花饮宴的祭酒、监丞等人,他们以为是学生喝醉了闹事,连忙赶过来看一看,正巧就听见了贾宝玉在那里的高谈阔论。
赵祭酒闻言,立刻厉声喝止了贾宝玉,脸色很难看,这样的言辞在他这个正统读书人看来,简直不能容忍,传出去也影响很坏。再询问了事情经过,赵祭酒望着已经醉得有些迷糊的贾宝玉,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那一日,赵祭酒就与国子监的高层人员们商议,这贾宝玉肆意诋毁士人和朝廷上的大人们,这样的行径容不得!
这样的学生,也不能留在国子监,不如,就拿他做个反面榜样,将他明文开除,挽回影响,也能显示国子监管理严明,学风谨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