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如果贾宝玉能从国子监顺利毕业,那他好歹就能有了个秀才功名。日后贾家败落时,也能多些出路,至少能养活自己。’薛淞收到消息后,默默地想着,但他心中并没有因此而觉得愧疚。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贾宝玉既然锦衣玉食地享受了家族的好处,那么,也自然要承受家族给他带来的磨难,命运是公平的!
薛淞忽然想起一事如果,他没有记错,史夫人的八十寿辰是贾家最后一抹华彩了。之后,贾家就止不住颓败之势,直到走向大厦倾覆的一日。
贾家最后的结局是个迷,或许这秘密永远留在了曹雪芹遗失的书稿里了,但无论是‘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还是‘兰桂齐芳,家道复初’,贾家都注定了要熬过一段非常艰苦而充满恐怖和命运未知的日子。
顾进士和薛虬是同年,他们的三年观政之期将满,很快就要面临着授官的问题了,这是人生重大的关口。
薛虬自然是留在京城,去处嘛,工部尚书都已经把他预定下了;顾进士却还有些举棋不定,京官体面清贵,前程或许更有望,外放却很实惠,还能比京官在品级上更升一级,各有千秋。他和薛瑾萱也在反复衡量,在犹豫之中。
薛淞叫来顾进士和薛瑾萱,细细地给他们分析其中的利弊。他索性摊开来与他们说了,只说了一桩,让他们思量。
薛淞道,皇上的根基已经渐渐稳固,太上皇却是年老体衰,两人权力呈逆转之势。偏生太上皇人老糊涂了,不甘心退居养老,放松手中的权势,与皇上暗自较劲起来。
太上皇依仗着孝道和原来的根底,但羽翼丰满了的皇上并不会任他操纵。那些支持太上皇的心腹,特别是老武勋们,比如一门两公,曾经是武勋之首的贾家,便是皇上的心中刺。
据他预测,皇上终究要对武勋们下手的,到了那一日,贾家必不能逃过的。贾家多年来积累下许多不轨之事:交通外官,持强凌弱,包揽诉讼,放印子钱等等,这些在高官贵第中也不是稀有的,如果皇上不计较,那就无关痛痒;若皇上有意收拾谁,那就是可以让家族倾覆的大罪。
还有一层,贾家与甄家和甄贵太妃走得太近,一时也是难以撇清,贾家也不能撇清,这是皇上绝不能容忍下的!贾家在宫中虽有贤德妃,但她并不得宠,自己都未必能保全的,更加不能庇护贾家。
如果到了那一日,贾家被朝廷问罪,甚至是抄家入狱,你们将如何自处?
顾进士和薛瑾萱被一提醒,顿时心中一凛。他们先前可还没往这方向去想。他们纵然知道贾家是没什么大前程的,但偌大家族,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会是慢慢地衰败下去,怎么的也能再苟延残喘个二三十年吧?
但两人看着薛淞一付很肯定的样子,心中是惊疑不定。薛淞得皇上信任,与忠顺亲王也关系不错,难道他得到了什么消息?
“叔叔,你这消息......”——可靠吗,从哪里来的?薛瑾萱欲言又止。
\这你不必问了,你们只需考虑一下,如果当真会出现这种情形,你们将如此处置便是。”薛淞语气轻描淡写,却也显得神秘莫测。
顾进士和薛瑾萱见状,已经不再怀疑,心头沉重。回到家后,两人商议了许久。
贾家人的德性,他们已经很清楚了,贪婪无义,而且无能,是个累赘的亲戚,有害无益。
贾家如果抄家下狱,薛瑾萱毕竟和王夫人、王熙凤有亲戚关系,置之不理吧,那定然会被人指责为薄情寡义,金陵城的薛太太也会要求女儿女婿援手的。薛瑾萱也不愿因此与母亲起争执,让母亲难过。
可他们哪里有这能力去搭救贾家出生天?顾进士仕途刚刚起步,在京城里不过是微末小官,哪有多少人脉资源去帮着打点?就是有,他也不敢不愿为了贾家去冒险,去求人啊,凭什么呢?
顾进士对贾家没有好感,自己又是文官,现在的贾家他都不想沾惹,何况那获罪的贾家?他们夫妻,从来也没沾过贾家一点好处的,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