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哪个国家的船能停靠东瀛港口,与哪家做生意全凭东瀛自己做决定,从未将清朝视为宗主国,更谈不上臣服。
昔日丰成秀吉的野心,德川幕府又会不会将其重新上演?
想要做判断,起码要去了解一下东瀛现状,但这件差事仅仅交给曹寅或其手下真的靠谱吗?
明朝的沈惟敬就是一个先例。
这个人确实在万历年间的战争中做出过贡献,利用刺探到的情报帮助明朝在战场上取得胜迹。同样,也胆大包天伪造东瀛降书欺瞒君上。第二波战役的开打,他有逃脱不了的责任。
转回当下,不是不信任曹寅,而是再多派一些人,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东瀛。
胤禛将这份折子改了一遍由一遍。
遣词造句既要不质疑康熙选心腹的眼光,又要引起皇上对东瀛的重视,而后还要暗戳戳地提议让雍郡王去就是最佳选择。
末了,他有点不情愿地加了一笔。
捎上胤禟也行。九弟花大价钱买了船,胤禟看在银子的份上应该能靠谱点,会好好观察东瀛,想着捞一笔而值回船价。
武拂衣读了折子,挑不出毛病。换成她是康熙,也会同意雍郡王出行。
至于四阿哥的武力值不够,这一点可以用侍卫保护来弥补,去东瀛需要带上清醒的头脑与持有公正的态度,武力值不是最重要的。
折子最后不情不愿捎上胤禟那一段更不失为点睛之笔,将那种傲娇的态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叫康熙看了,能刚好读出老四“我愿意带你玩,但我就是不想承认。你别谢我,谢我也不认。但你要是你敢不谢我,我就给你冷脸”的别扭。
要的就是这份别扭。
这让雍郡王更像一个有情绪的人,冲淡了在分析东瀛威胁时的冷静敏锐思维,也就减少一份威胁性。
武拂衣暗中点头,这种情绪还得胤禛动笔。换做她,还真写不出三分精髓。
正好符合了对外编出的瞎话。
两位皇子居然拆船,而且还是不常往来的雍郡王与九阿哥一起拆的。这事听着就离谱,总得有个由头。
起因可以很简单。
很多人都认为雍郡王与九阿哥闹过不愉快,因为曾经九阿哥把老四养的狗尾巴毛给剪了。
话赶话旧事重提,老四说起九阿哥真要有本事就别只会剪狗毛,有本事把海船给拆再拼上去。胤禟被挑战也来了劲,说拆就拆。大手一挥买一艘船,还与四哥比一比谁拆得好、拆得快。
这番前因,令人嘀笑皆非,却还真像九阿哥能做出来的事。
编此段子总比说实话好。胤禟不会说其实是不想呆在江宁,怕被无辜卷入索额图一事中,然后被四哥忽悠着拆了船。
康熙也许会相信老九冲动,但对于老四参与其中的原因还会怀疑。
那也不妨直言本来只是想观察海船的安全性,刚好赶上九弟来了,索性也就研究彻底点把整个船拆了。
武拂衣做好了能做的准备,甚至还想过了以什么货物代替秧参销往东瀛。她琢磨着万事俱备,只欠去康熙面前要一个批准。
“等一下。”
胤禛叫住了武拂衣,“你不觉得还漏了一件事没有做?”
武拂衣被问住了,她想得挺齐全了,还能有什么事?
“如果你说出海时间,我觉得宜快不宜迟。有关航线,索额图的手下交代了那条走私的线路,而每一次出航都是有风险的,我做好心理准备了。”
“是啊,你都准备好了。”
胤禛不咸不淡地说,“那我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海船都没有女子登船,难道打算让我打道回府?”
胤禛拒不承认是被勾起好奇心想要出洋看一看。
他觉得自己在思考一个很实在的问题。两个人分隔在海的两端,万一之中途遇上事故,突然身体换回来了怎么办?
记得老道士的话,四阿哥遭难受伤之时,指不定要他去受着。
他可不想再没有半点准备被人揍一顿了。上一回是面对大哥,好歹胤禔没下死手,谁知道这回在海外会不会遭遇离谱追杀。
因此,两人还是离得稍微近一些,好歹让他知道事态的发展进程。
武拂衣恍然大悟状,她就说好像把什么给漏掉了,原来把胤禛给漏掉了。
“是哦,还有你哦。先别管你怎么上船,有一个小问题,你会游泳吗?据我所知,武氏本人是不会的,没有肌肉记忆。你用武氏的身体练过游泳吗?”
“没练过,但这不是问题。”
胤禛说得肯定,虽然他本人不擅水但并非不会,教会这具身体又有何难。
武拂衣:真的吗?她怎么有点不信呢?
作者有话要说:1出自,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