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姑娘念念有词的嘀咕起了生意经,湘云与胤禟相视一笑,都没打断她。
她这个样子,也挺好的。
……
除夕,湘云一家仍旧去
了史家祠堂,在祠堂那里祭拜了一回史老大这一房后,湘云又给一侧摆放的一块无名牌位上了三柱香。
虽然出家人不讲究这些世俗的东西,可既然知道了真相那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从大海里捞尸体和大海捞针也不差什么了,再加上从出事到京城这边知道消息几个月都过去了,怕是连骨头渣子都找不到了。于是湘云也没费那个心思便叫人用木头做了个无名牌位贡在史家祠堂里。
小姑娘不知道史家祠堂里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块牌位,因环境不允许小姑娘便只得压下好奇心准备得了空再问。
从正房出来,又在东厢见了一回史家三房的人,之后一家三口便进宫了。
湘云很少进宫过年,洽巧今年在京城,小姑娘又肯定要在宫里凑热闹,和胤禟商量了一回,二人便也跟着进宫了。
今年宜妃姐妹不在京城,五福晋也跟着走了,前几日宜妃姐妹给五爷的家书里还提了一嘴不许侧福晋进宫参加宫宴的话。
小老太太只说不许侧福晋进宫,却没说不许五爷家的几个孩子进宫。也因此湘云这次进宫就在皇后那边见到了五爷的儿媳妇和女儿们。
小年糕长开了,整个人都漂亮的不行。身上还有一股子虽娇弱却极是娇艳娇蛮的气息。她没穿什么大红大艳的衣裳,而是穿了一件嫩黄缎子绣葱绿兰草的袍子。
人比花娇的坐在一群贵气逼人的宫妃福晋里,别提多显眼了。
只是瞧着眉宇间还带了几分不悦之色。
皇后看一眼二公主,叫她去哄哄。二公主也是头疼的不行,她额娘的日子过得多好呀,偏偏有些不长眼的非要跟她额娘过不去。
最叫人觉得闹心的是这个不长眼的还是她的舅舅舅母们。
大哥都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六弟才开蒙。按年纪算,六弟比大哥的嫡长子还小几岁呢。她们娘仨得庇于皇额娘才能平安到今日,她们自己都消消停停,没那个心思,怎么这些个外人就总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呢。
夺储不单单是国事,还是家事。舅舅是亲,可在二公主心里舅舅与皇后和弘辉比起来那也是外人。
除夕夜,为了小年糕的面上好看,也因为年羹尧的官阶在那里摆着,所以皇后这边便安排了年家人进宫参加宫宴。本来以为经过了之前的事年家会消了那心思,不想之前被四爷坑了一回,又遇到了袭爵新规,年家人仍旧没有放弃叫小年糕所出的六皇子登基的念头。
就跟魇魔住了一般,年羹尧连外甥年幼,他可以做辅政大臣的想法都有呢。
这位怕不是鳌拜的忠实粉丝?
总之是之前小年糕为了她老子还多少忍耐一下,毕竟伤了她二哥二嫂的脸面,她老子一把年纪了再跟着上火担心。可今天她二哥和二嫂算是触了她的底线了。
小年糕已经决定跟四大爷吹枕头风了,想让四大爷将她二哥二嫂打发出京。随便哪里都好,只别在京城了。
她要争取开年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给她二哥的。
不等小年糕发狠呢,四爷除夕晚上就给年羹尧下了一道圣旨。
四爷让年羹尧去扶桑问罪。
上个月沿海地区遇到倭寇了,这事不能就这么过去,原本四爷就准备派人问罪,正好得了后宫的消息,年羹尧就落在了四爷眼里。
年羹尧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新任命了,心里不由担心是不是四爷知道他刚刚借着拜年之故跟小年糕说了什么。
可又想到以四爷的性子若真知道了他的打算,又怎么可能饶得过他。于是便心安理得的接了任命,准备去扶桑问罪。
对于年羹尧,四爷是惜才的,同时也多少有些顾忌。
不是顾忌他,而是顾忌小年糕娘仨。处置年羹尧,就容易伤了
小年糕娘仨的体面。
而且年羹尧也确实是有才华,处置了着实可惜。若能将人累死了,他也不会吝啬一个死后追封。
所以年羹尧于四爷,只能算是物尽其用了。
好吧,四爷必须承认的是自打他登基,因他本着累不死就往死里累的原则,朝中已有不少累跑路的大臣了。
好在候差事的进士和举人不老少,东挪一下,西调动一下,到也没让朝堂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四爷那里的工作强度大,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吃住在衙门里。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处理公务。上司一句话,下属跑断腿。当官的别看很威风,却也是给人打工的。有四爷这么个抠门吝啬,还较真的顶头上司在,你连差不多,大概这种话都不能说。
总之就是太医院都比旧年忙碌了十数倍。
将进士和举人下放到地方,再将地方官员一层一层的往上挪。就在这种挪动中,兰琮环三人几年内都被动的升了两阶了。
而能一直保持平调的贾蓉也堪称奇迹。
竟然还是让人羡慕的那种。
前面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后宫,小年糕得了消息眼睛就是一亮,然后对着皇后笑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这真是太好啦!
明白的是知道小年糕这是怎么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年贵妃在向皇后示威呢。
在座的福晋们有那不知内情的都不由互视一眼,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二公主见她额娘笑了,也就没在这边陪座自去招呼那些跟着父母进宫的郡主格格们。
小康同学开始的时候也在这边,不过对着一群娘们他是真没啥耐性。最后勉强呆了一会儿便带着人去前边了。
弘辉和大福晋带着东头所的一众人搬出宫时,小康同学并没有跟着出宫。反正他一直住在养心殿那边,由四爷亲自抚养,不跟着出宫也没什么。
也不知道弘辉怎么想的,竟然将枕霞阁这地方留给了小康同学。
就算小康同学十天半个月的也回不了一次家,但该给他准备的院子却不能少了。
因这些事小到无人提及,所以湘云那边也不知道小康同学竟然和她这么‘有缘’。
最近那个爵位继承新规和后来的补弃细则一出来,小康同学就沉默了许多。
等听说小姑娘竟组织一群和离的娘们出门旅行时,一口刚刚长齐的糯米牙都呲出了血腥气。
越来越不像话了。
女子的三从四德,女子的以夫为天,女子的妇德都忘记了吗?
然后小康同学就想到了如果他借用女子的力量登基,自己又能许诺他们什么好处?
如果女子也能登基,老四的儿女们和弘辉的儿女们都要跟他竞争。不许之以重利,人家凭什么帮她?
可是那帮女人小康同学整个人都郁闷了。
带着人往前边走,突然就发现一个不知谁家的小格格正蹲在地上。
“你在做什么?”
“见,见过时康格格。”十来岁的小格格看一眼彩虹仙子,不敢迟疑的说道:“奴才的侍女去取东西了,奴才在这里等她。”
小康同学眯了眯眼睛,怀疑的问道:“什么东西?”
小格格闻言脸色微红,看了一眼小康同学又看了一眼他身后随从,呐呐的说道:“奴才那个来了,她去给奴才取干净衣裳。”
那个是哪个?
小康同学还要问,张嘴的瞬间便想到了这小格格说的那个是什么了。
刷的一下,原本心情就比较复杂的小康同学一张带着婴儿肥的脸瞬间就黑了。
草!
草!草!
小康同学像一只小牛犊一般
的朝前冲去,随从见他这般也不敢耽搁,连忙追了上去。
小格格:仙子肿么了,那个是不能说的吗?
“哎呦!”小康同学一口气跑出老远不想却在拐角处与贾蘅撞上了。比贾蘅小了几岁的某人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贾蘅连忙上前去扶小康同学,小康同学虽然没摔疼,却因为某件事直接迁怒人的狠狠瞪了贾蘅一眼。
贾蘅看了一眼站在一侧的秦八两一眼,知道不是自己的错是小康同学跑得太快,又是在拐角这种视野盲区。不过他还是好脾气的认错,然后伸手扶人。
张了张嘴,想要对着贾蘅来一场先帝式大骂。但见贾蘅非常耐心的扶他起来,还小心翼翼的拍她衣袍上的尘土,这话却是怎么都骂不出口了。
站稳后,小康同学又瞪了贾蘅一眼,然后带着人继续往乾清宫走,走了两三步猛的回头,就见贾蘅站在那里看着他,见他回身还对他笑了笑。于是不讲道理好几十年的小康同学直接对着贾蘅命令道:“不许笑!”
贾蘅闻言又乖又软的点头,“好。”
小康同学深深的看了一眼贾蘅,又重重的哼了一声,这才带着人继续往前走。
这小孩脾气软和的叫人连冲他发脾气都发不出来。
也是怪了。
另一边,皇后带着众家女眷有说有笑的。旁的不提,到是熹妃和裕妃的人设有些撞,今儿都拿的是宽厚温和的人设。二人同为妃位,位置在李氏笔小年糕之下。熹妃上首是李氏,裕妃坐在年氏下首。从位置看,两人正好在一个水平线上,面对面的坐着,脸上的笑容都有些相似。
李氏心里嗤笑,她身后坐着她的两个儿媳妇,于是婆媳三人正经说了好了一阵子的孩子经。
年氏刚刚有些不悦,现在彻底多云转睛了,此时便与坐在她斜对面的湘云说胭脂水粉和头油。
梳头不放头油就毛躁,放了头油就总感觉油腻腻的。刨花水也好,只是用着也不是很习惯。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天南地北的说了许久,有感兴趣的就插上一嘴,不感兴趣的就与旁人再聊些感兴趣的。
这边的气氛和谐美好的叫人恍惚。
而前朝那里,十四到是不像以前那般总是对着他哥使性子了。
一来四爷积威够重,也不惯着他。二来也是太后没了以后,十四没了依仗。
这几年十四被四爷的软刀子磨得够呛,今儿放在礼部,除了暗讽他规矩不好外,也有叫他学规矩的意思。明儿将人放在刑部,没事看看天下卷宗,省得心中没有敬畏之心。后儿想起来来,再将十四弄到理藩院。
那理藩院管着都是蒙古,西藏以及其他藩国的外交之事。说话行事最是讲究,也最不讲究的地方。也让他没事磨磨性子。
这会儿四爷给了年羹尧这么个出使扶桑的机会,十四不知内里,一下子就心酸得不行。
问罪这种事,多风光呀。偏偏给了年羹尧。哼,对待大舅哥都比对他这个亲弟弟好,这还是亲哥哥呢。
……
这个年,惜春是跟她二姐过的。
迎春带着贝姨娘和孩子们在自己家里过。转天一早才去长房那边祭祖,顺便拜年。
迎春回来后,惜春便说去林家拜年,只刚说完就又想到黛玉带着贾敏出门了。贾敏上了年纪后,这两年出门的时候就少了。这次跟着旅行团出去,走的地方多,安全也有保障。黛玉一说,贾敏见黛玉也陪着她,便乐呵呵的出门了。
她们姐妹跟贾家那些人不熟,也没什么外家可去,最后让人去看看湘云在不在府里,若在她们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