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湘云昨晚在宫里呆了一整晚,今儿早上是哪都不想去正在家里赖床呢。
见了面,互相拜上一回年,湘云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姐妹仨个就窝在一张炕上说话。
小时候一张炕上能窝上十来号人,挤的你推我一下,我挤你一下。如今却只有她们姐妹仨个,多少有些冷清和唏嘘。
干吃果子说话什么的,说着说着就冷场了。于是湘云将鸳鸯叫了过来,四人在炕上支了麻将桌,一边说话一边打麻将。
鸳鸯是看着她们长大的,无论是以前的旧事还是后来发生的点滴她都熟悉。四人能说些荣国府的旧事,也说那些故人。鸳鸯的角度也算比她们的更有意思。
每次说起这些,就无可避免的想到宝玉。
“……都说蘅哥儿和他老子是两个性子,但我瞧着有些地方却是一模一样的。前儿蘅哥儿去我那里,洽巧嗓子痒便咳嗽了几声,转天这孩子就叫人送了些枇杷膏来。”
宝玉就是这样,姐妹们谁有点头疼脑热的,比他自己病了还要上心。
“说起这个,我才发愁呢。你们说说,咱们家就没一个好脾气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将这孩子养成这样,我都怕他这性子将来会受欺负。”
就算骨子里是个面瓜,可这孩子自小养在狼窝里,性子也不应该是这种又软又乖的呀。
“怎么不可能。”丢出去一张八饼,迎春又抓了一张牌,一边拿着牌从自己所有牌上滑过,一边将这颗没什么用处的牌放到牌龙末端,准备下一圈打出去。“我小时性子软,是因为我知道便是硬起来了也没用。蘅哥儿性子软,许是因为你们待他太好之故。”没有硬起来的机会。
“哪里敢叫他受委屈呢。”湘云打了颗四条,接道:“不说我舍不舍得,便是想着宝玉,便是对他再好些也使得。你们是不知道,太妃那里也是偏疼他的紧,眼珠子似的。便是老太太当初待宝玉都有所不及。”
“胡了。”惜春闻言想说什么,又觉得有些丧气最后便闭上嘴什么都没说。沉默的打出一张九万,牌刚落下,一旁的鸳鸯就笑了,“要奴婢说,福晋就是想太多。哥儿是有福气的孩子,总不会吃亏的。”那么好的孩子,谁又舍得呢。
其他三人探头看了一眼鸳鸯的牌,然后自然的收回视线伸手推了自己面前的牌,开始洗牌。
冬天两顿饭,麻将打到下晌,湘云便叫人摆饭了。天冷,吃的暖锅,孩子们都交给鸳鸯她们照顾,姐仨坐在一处还喝了两瓶葡萄酒。
不等吃完饭,天就已经暗下来了。饭毕,湘云便叫人妥善将她们姐俩和孩子送回去了。
按计划惜春应该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将探春家的小洋娃娃接回大清上学,后来出了些事,惜春便没有成行。再之后探春那边因着这事那事便也没派人送小洋娃娃出门,之前来信得知宜妃她们明年夏天会去草原,再顺道去罗刹国,探春便决定届时再叫小洋娃娃跟着回大清。
正好这一两年,也好让探春给她家小洋娃娃巩固一下罗刹语和罗刹国国情。
兰环琮三人这两年都不回京城述职,不过他们前两年在地方上见过,知道彼此都好也就够了。
微微有些上头的湘云摇了摇头,不叫自己想这些事了。去了外裳,微红着脸的歪在炕上,双眼水光潋滟,一看便是吃醉酒的模样。
胤禟一边往府里走一边问湘云今儿都干什么了,听说迎春姐俩来了也只是点了点头。在外间去了大氅,胤禟才掀了门帘进暖阁,一进来便见湘云睡得酣甜。
一边让人去煮醒酒汤,一边摸了摸湘云有些发热的脸。胤禟看着湘云下意识的用脸蹭他的手,眼底温柔至极。
她呀,比靓靓还叫人操心。
一时醒酒汤煮好了,胤禟小心的扶起湘云将醒酒汤喂下。
有一阵子湘云爱极了醉鸡,醉鸭,醉虾醉蟹,她吃得多,又喜欢那种微醺
的感觉,那阵子几乎天天都要醉上一场。
湘云不是听话的性子,睡着了更是化身为十八罗汉。不过胤禟也不是吃素的,按着湘云的性子到也喂出了经验。
怎么办到的?
呵呵,这丫头还是个好色的,只要将她那两只肉爪子放在自己脸上,她就能老实一会儿。
胤禟习惯将媳妇当女儿养,然后再将女儿放养了。他在宫里闹了一天,出宫时想的都是湘云这一天在家里干什么了,完全将小姑娘忘到了脑后,走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也叫小姑娘都习以为常的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叫上贾蘅,姐弟坐了一辆马车出宫,先去看了一眼大观园。
宜妃姐们不在京城,但大观园里却还有不少看宅子的。这几天要点一夜的灯笼,过来看看发个赏钱也使得。
等从大观园出来,姐弟俩才回家,听说湘云那边已经歇下了,贾蘅便回自己院子了。
而小姑娘则洗漱一番,去了她未婚夫们的院子。
再不抓紧时间联系一下感情,过阵子她忙起来了就没时间了。
话说,今年瓷器大赛的前三名作品是当天拍卖好还是压一压再拍卖好呢?
还有供应商招标会那里,三四月里养生会所就要开工了,她可不光是主办方呢。
湘云吃了酒,哪怕后来酒醒了也要捧着胤禟的脸亲个够,胤禟好气又无奈的纵容湘云耍流氓,同时还带着点小心思的盼着湘云吃过了满汉全席,再也吃不下清粥小菜了。
贾蘅有些累,不过还是按着生活习惯看了一会儿书,又练了两刻钟的字才歇下。所以全家上下也就只有精力永远充足的小姑娘还在按着计划与未婚夫们联络感情。
小狸猫也欠欠的跟过去了,被小姑娘抱在怀里一脸大爷样的看着这些秀男们。
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
在小姑娘怀里翻了个身,用舌头舔了一下小姑娘的脸,一脸得意的‘喵’了一声。
朕的眼光棒棒滴!
日子时快时慢,等到湘云与胤禟坐上加装了蒸汽机的楼船出行时,已经是阳春三月间了。
都说阳春三月骑鹤下江南,他们虽然没鹤可骑,却也是一派悠然自得。
这一次就只有他们俩个人,所以更加的自在,也更加的无拘无束。
他们先去了江南,之后又从江南一路去了福建,等从福建出来这才去了中转岛。
在中转岛那里撇下四爷的眼线,悄悄的去了一回胤禟准备的退路岛。
胤禟花了极多的心思和金银在这座小海岛上,岛上所有的街道和小巷子都是青石板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泥泞。路两旁还种了不少果树,此时正是果子成熟的时候,低处的已经被人摘得差不多了,高处的还在枝头上挂着。
岛上按东南西北中分区,最中间是一座围起来的大宅子,那是胤禟留给他们一家的住处。
里面几乎是将京城府邸原样照搬了过来。
所有的工厂铺子都在海岛北边,送上岛的匠人和护卫都统一住在南边的一排排小院里,东西两个方向是胤禟规划出来的耕地和草场。
海岛气候宜人,不冷不热,家禽牲畜极宜养活繁殖,庄稼更是一年两三季的产出,便是自给自足也完全没有问题。
工厂的商品都会被送到中转岛那边贩卖,岛上缺了什么也会在那边采买。大多数人都知道这边有个不算太大的海岛,却不知道岛主人是谁。
不是没人打过这海岛的主意,只是毒蛇九当成退路的地方又怎能容人染指。
“靓靓大了,到也能跟她说一声了。”
湘云点头,一边用海鸭蛋拌粥,一边说道:“先帝的事,也别瞒着她了。”
胤禟夹菜的手顿
了下,将筷子上的小炒肉夹给湘云,声音听不出情绪的应了一声,“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他们早些跟靓靓交待清楚,也省得‘来不及’。
在退路岛上呆了两三日,一行人就回了中转岛,在那里买了几件西洋货便回大清了。
到也不是不想再逛逛,主要是想将事情与小姑娘都交待清楚,然后等一等宜妃姐妹,届时一道乘船下西洋。
家里有座海岛做退路,这种事情并没叫小姑娘太吃惊,就她老子娘的为人,会有这种准备并不奇怪。可当听说宫里的时康格格是她转世没喝孟婆汤的皇玛法时,小姑娘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算是知道她老子娘为啥对时康那么关注了。
只是他们关注的方式是不是太另类了?
在小姑娘震惊恍惚的两三天里,胤禟没叫小姑娘进宫,也没叫她处理任何事,一边将小姑娘关在家里,一边替小姑娘出门料理她手头上的事。
等到小姑娘不会因为看到时康或是听到先帝这种词而变了脸色后,湘云他们才将小姑娘放出去。
其实小姑娘在外面还是挺靠谱的。
人家虽然不知道自家老子为啥多年前就要给先帝出书,没事还总对小贾蘅说先帝的各种好,可人家就是本能的知道自家老子娘无力不起早,于是这些年小姑娘也快将自己忽悠成先帝的脑残粉了。
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小姑娘更是玩命的将自己往先帝的脑残粉上拐。
这可是拍她皇玛法马屁最好的捷径呢。
将能交待的都交待给小姑娘了,过了中秋,胤禟和湘云便准备带着宜太妃姐妹去西洋逛逛。
不想郭太嫔却拒绝了。
她怕自己回不来。
郭太嫔不去,宜太妃自然也就不会跟着去。再加上郭太嫔不去的理由,湘云与胤禟便打消了出行计划。
原本以为要等好久,不想刚进了十月,郭太嫔突然将大家伙都叫来,一边说了许多话,一边又叫人给她收拾东西,然后她将所有的东西都留给了妹妹宜太妃,便带着人回宫了。
她是太嫔,死后还能再进一步,不管是太嫔还是太妃最好是回宫里发丧,毕竟她闺女说不定还要赶回来奔丧。
郭太嫔回到宁寿宫的侧殿当天夜里便走了。
四公主已经是固伦和硕公主了,五爷和胤禟也都是亲王,冲着郭太嫔养大的三个孩子,她也定然是以太妃位份下葬治丧的。
姐姐一走,宜太妃就受不住了。强撑着参加了葬礼,不等送灵去入地宫呢,宜太妃就病倒了。
拖拖拉拉的拖到年底,到底是没熬过雍正六年。那日回光返照,宜太妃将她们姐妹俩的私产分了分,又交待了一回这才闭上眼睛去了。
几个月里送走两位长辈,哪怕知道按年纪这二人都是高寿,可到底还是叫人心中悲痛。
贾蘅瘦了两圈,小姑娘也瘦了一圈,湘云多了几分憔悴却没瘦半斤肉,胤禟一个以前非常精致,注意仪容的美男子此时也是一脸的胡子拉碴的。
等宜妃的灵柩进入地宫后,五福晋便从大观园搬了出来。贾蘅真心相留,但五福晋还是搬走了。不光搬走了,还带走了一部分宜妃姐妹素日侍候的老人。
五福晋没回恒亲王府,也没回早前她让人收拾出来的名下私宅,而是住进了小姑娘督造的养生会所。五爷到是去了好几回,要么是没见到人,要么就是没将人接回去。
到了最后,也不知道五爷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竟然带着全部家当搬到了养生会所。
五福晋看着铁了心的要跟她死磕到底的五爷,面上嫌弃,心底却多了几分得意。顾盼间,还心忖了一句:哼,就知道你们男人天生犯贱。
胤禟那样,五爷又这样,四爷听说后也不过是怔了一下便继续批他的奏折了。
这种接受能力连他自己都佩服了,不过不得不说的是:
龙生九子,先帝真的好会生儿子呀。
╮╭
雍正九年二月二十八,胤禟与湘云辞别众人,带着一干随从乘船去了西洋,这一走就是六年。
六年后,烫着一头宫廷卷,穿着一身浅蓝色呢绒西洋蓬蓬裙的湘云戴着带羽毛的大帽子回京了。
四爷终于将自己累死了,消息传到了海外,湘云便和胤禟启程回大清了。
这六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弘辉顺利登基,小姑娘也继承了她老子的亲王爵位。
原本按规矩小姑娘即便能继承爵位,也应该是降等袭爵。可弘辉却没有那么做,仍叫小姑娘袭了和硕亲王爵位。
此刻玖亲王就站在码头上,满脸激动的挥着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