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川看程平一眼,“彼时正是先帝末年,陈相拥立赵王,邓相拥立韩王,陆侍郎被贬谪时,陈相也外放去做了河东节度使。”

这话说得掐头去尾、不明不白,程平却听懂了,党争加夺嫡,陈党当时政治斗争失败,相关的人都被贬了——然而最后是不显山露水的魏王成了圣人,所以陈党又起复了。

“不说别人了,”周望川拿出几张自己的帖子并一个名单给程平,“这是我几个知交,你若有事,可持我的帖子登门,不大的事,想来他们看在我的面子上会帮忙的。”

程平赶忙收起来,再次拜谢,觉得周老师这老师当得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又说了会子话,程平告辞出来。如此大半日就报销了。

第二日程平又奔赴东市,这回买的都是家常实用的东西,分作几份,让杨华的仆人帮着捎回去,当然随同带去的还有书信。

马上就要启程赴长安,回家是来不及了,只能写信告知。这时候馆驿都是官用的,没有民用邮政系统,幸好杨华仆从成群,他派仆人回家报喜,程平、周通都跟着沾光。

把这些不得不办的事情办一办,便到了启程的日子。

程平等所谓的“乡贡”,是随着地方上送进长安朝正的贡品一起的,所谓“随物入贡”。这架势,这名称,让程平觉得,自己这些人像地方官给皇帝贡品另外附赠的搭头儿。

搭头儿自有搭头儿的好处,路上有馆驿住,有车马乘坐,吃饭不要钱,不然以程平的钱袋子到不了长安,就得砍根枣木棍子拿着要饭了。

负责押送贡品加“搭头儿”们的是齐州别驾白壬,另外同行的还有那位陆侍郎——一个是进长安上贡,一个是回去复命,那就一块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