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下归心

八月二十一,大秦第一届科举考试会试终于在咸阳城拉开帷幕。

六千举人排队依次步入贡院,满怀期盼与忐忑。

队伍中,张良、萧何与韩信人可谓鹤立鸡群,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包括远在咸阳宫中的灵桑与秦始皇。

咸阳宫偏殿,一百零八块光幕映射出热闹喧哗的景象,将整座咸阳城尽收眼底。

其中一块光幕更是被放大了数十倍,占据了整面墙壁,映射的正是贡院内外的情形。

随着光幕放大,贡院里的景象随之变得清晰许多,居然能看见一个一个的小单间,此时学子正不断进入属于自己的房间,整理行李准备考试。

光幕前则是人满为患,灵桑与秦始皇坐在最前方,然后是扶苏等十多位公子,再之后便是文武百官上百人。

不少官员都是第一次见识到天眼阵法,不由啧啧称奇,一瞬不瞬盯着光幕里的景象,惊叹连连。

“没想到居然看得如此清晰,虽不能将所有单间都看清,至少也能看清一多半了。”

“这些学子肯定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咱们眼里。”

“看那边排队的,有几个紧张得抖如筛糠,怕是要影响发挥了。”

“那边那个倒是不错,丰神俊逸,从容不迫,目光坚定。”

“嗯,看队伍应该是颍川郡来的。”

“颍川郡?那我知道此人是谁了。若是所料不差,应该是颍川郡的解元,颍川郡守极力推荐的张良,此人可是有大才啊。”

“哦?这人什么来头,竟然能入李大人的法眼?”

此言一出,登时引得百官议论纷纷,目露好奇之色。

灵桑也心中微动,看向众人议论的年轻人,没想到张良真的来参加科举了。

陛下若是能得到此人相助,大秦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她微微扬起唇角,忽然释放出一缕神识,笼罩住了整座贡院。

霎时间,无数低语声传来,她不断过滤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个人身上。

张良、萧何与韩信。

这位居然参加了科举,而且顺利通过乡试,来到了咸阳城。

“陛下有福了。”

“仙子此言何意?”

秦始皇收回目光,一脸不解。

灵桑含笑道:“上苍已派杰来到咸阳城参加会试,单看陛下能否慧眼识珠,将此人找出来了。此人文韬武略,各有所长,陛下若是能得此人相助,大秦必当开创盛世。”

“仙子此言当真?”秦始皇登时精神一怔,看向光幕的目光陡然热烈起来。

这六千学子里,居然有位人中豪杰,得仙子如此看重?

仙子从未向他举荐过任何人,这人若真有此大才,他一定要找出来。

“自然当真。”灵桑微微颔首,却是没有提及这人的名字。

她也想看看按照自然发展,这人能否为大秦所用。

秦始皇却是想的简单,大不了将这六千人全部授予官职,往后慢慢考察。

若真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辰时末,第一科考试正式开始,第一科考的乃是策问,以经义、政事为主。

许是乡试时已经经历过,大多数学子审读题目后都开始奋笔疾书,信心十足,只有少部分眉头紧锁,似乎不知从何处下手。

其中一个,便是被灵桑看好的韩信。

张良、萧何与韩信人的房间都处于光幕中,因此灵桑可以一眼看见。

但她没想到的是,韩信对经义居然知之甚少,眉头都快打结了。

她摇头失笑,这位的天赋技能恐怕都点在兵法上了,好在兵法单独设立了一科,只要韩信够出众,依然能入殿试。

相较于他,张良与萧何就明显从容得多,无论经义还是政事皆信手拈来,入殿试绝非难事。

“这一届的学子似乎都不错。”

“希望都是有真才实学,而非胡乱作答。”

“没想到民间学子竟也有几分能耐,难怪陛下要开科举。”

“快看那边,一七四号,此人在作弊!”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看向一七四号,果然此人在偷偷摸摸看小抄,神情鬼祟。

由于房间在角落里,监考官刚好巡查过,此人便大胆的摸出了小抄。

“拖出去。”

秦始皇面色一沉,告示里令五申禁止作弊,没想到还有人胆大妄为,居然在会试上作弊。

若是没有此光幕,岂不是要被此人得逞?

“喏。”

护卫领命,当即前往贡院汇报消息。

不多时,就见两名护卫将那名学子拖小鸡般拖出房间,并在他的毛笔里搜出了作弊证据。

现场一片哗然,不少人心惊胆颤,竟然有人敢作弊?胆子也太大了。

监考官们则是忐忑又羞愧,他们居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失职啊。

“这天眼阵法果然厉害。”

此役一处,百官无不惊叹,心中也更加敬畏。往后谁再想干点坏事,可得当心了,指不定就被陛下看在眼里。

会试进行了整整日,除了第一日有人作弊被抓住,后两日再无人敢以身涉险。

大秦对作弊管控甚严,不仅立刻逐出考场,还会取消举人身份,以及后半辈子都不能再参与科举。

这样的惩罚让众人极为忐忑,开始盘算利弊。

只要不作弊,哪怕无法通过会试,至少也有举人身份在。一旦作弊被抓住,那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日后,会试进行完毕,所有学子皆于咸阳城等候,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