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下归心

会试的试卷由数位官员共同批阅,姓名被封住,以防有人动歪心思。

大半个月后,会试名单终于出炉,一共百六十五人,被授予贡生称号。

这些人将进入最后的殿试,由秦始皇亲自主考,以及钦点状元与甲。

而会试的第一名赫然是张良,乃是由蒙毅、李斯、冯去疾等数位大臣交叉审议,最后得出的结果。

“此子已连中解元与会元,文章独树一帜,见解发人深省,实乃旷世奇才。”

李斯惊叹不已,此人妙就妙在各科都极为优秀,几乎没有欠缺,这样的人才着实少见。

“不知他会不会是仙子所说的‘杰’其中之一。”蒙毅眸光含笑,这位若是其中之一,倒也让人信服。

冯去疾沉声道:“希望别只会纸上谈兵,若是在殿试上发挥不佳,他这个解元与会元反而会成为笑话。”

蒙毅笑道:“那我就赌他发挥稳定,连中元。”

会试放榜第二日,百六十五名贡生齐聚咸阳宫,参加最终的殿试。

这些贡生绝大多数都是黔首之后,且分布七国,乃是第一次入咸阳宫,见到秦始皇。

大殿上威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别落座于左右两侧,正前方一道玄色身影正襟危坐,不怒自威,左前方另有一道清丽倩影,为大殿增添了一抹亮色。

数百名贡生皆心怀忐忑,哪怕萧何、韩信等人也微微垂着脑袋,目露紧张。

唯有张良一人依旧从容不迫,身形挺拔。

张良余光瞥见前方的女子,只见其清冷出尘,好似不染人间烟火,眸光淡然,姿容绝色。

不用思索,便知道这位就是被大秦尊为圣女,传说中的灵桑仙子了。

本是微微一瞥,却见对方忽然看了过来,张良暗自心惊,此女好敏锐的洞察力,不由赶紧移开目光。

灵桑扬了扬眉,张良对她好像过于关注了些,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对方的目的。

张良乃是韩国贵族之后,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国相,深受韩王器重,绝对的名门世家。

韩国被灭后,张良就散去家财,流落于民间,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复兴韩国。

他来参加科举,可未必是真心实意想为秦始皇效命呢。

她露出淡淡笑意,就看秦始皇能否成功收服对方了。若是能,这绝对是一员能力出众的贤臣。

至于萧何与韩信……萧何倒也罢了,试卷规整,无可挑剔,通过会试并不意外。韩信则完全是因为在兵法一道上独树一帜,被破格录取进入殿试的,极受蒙恬赞赏。

这一次,兴许真的是老天爷都在帮助大秦。

“参见陛下!”

数百贡生齐齐躬身行礼,神色敬畏。

“平身。”秦始皇朗声答道,豪气顿生。

连续通过乡试与会试者,皆是百里挑一的英才,这些人定会为大秦带来新鲜与活力。

“今日殿试由朕亲自策问,尔等勿要藏拙,定要仔细作答。”

“喏。”

数百贡生神色肃然,有人紧张的不住吞口水,就怕说错话。

就在这时,前方仙子指尖忽然亮起一抹幽光,继而瞬间笼罩过来,覆盖全场。

所有贡生皆是大惊失色,呆立当场,恍若置身于梦中。

那是什么东西?竟然有人指尖能冒出光芒?

更让他们诧异的是,陛下与文武百官都见怪不怪,反而目露崇敬之色。

灵桑轻笑道:“殿试乃是重中之重,不要紧张,注意平复心境。”

众人怔住,这才惊觉自己真的一点点冷静了下来,就连心跳都平稳了不少。

一时间,贡生们越发面色骇然,纷纷猜到灵桑的身份,不少人也露出敬仰憧憬之色。

张良目光变了变,虽然早就听过这位仙子的各种传闻,但他始终半信半疑。没想到今日一来就见识到对方的手段,这绝非凡人所有。

“远超黄石公。”

他暗自评判,黄石公赠予他的《太公兵法》虽是难得一见的奇书,可黄石公本人从未展现过超越常人的手段。

“若那些传闻都是真的,这位绝对是真正的仙人。”

思及此,张良对灵桑更多了一分关注,无论殿试结果如何,他都一定要想办法去拜访拜访这位仙子。

殿试正式开始。

秦始皇从经义问到律法,从兵法问到算学,又从农耕问到政事。

胸怀壮志,心中自有沟壑。

学子们也争相作答,努力表现自己,气氛异常火热。

旁边有官员专门记录,以便随后复盘,整场殿试进行了整整一日,可谓精彩纷呈。

殿试结束,秦始皇心怀甚慰,这些学子的学识超乎想象,尤其是其中几人,比朝堂上一些官员还要有见识。

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秦始皇钦点张良为状元,张良成了第一个连中元的天才。

萧何则位列榜眼,至于韩信,因在兵法上有独到见解,虽其余科目逊色了些,却是被秦始皇破格选拔为探花。

灵桑为之信服,秦始皇可谓慧眼识英才,百多人问答,偏偏挑中了杰,这绝对不是巧合或者运气。

尤其是敢破格选拔韩信,若论终合实力,此时比韩信更优秀的人才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这个结果一出,别说文武百官,就连韩信自己都呆愣当场,不敢相信。

他以为自己能挂个第甲已是不幸中的万幸,陛下竟然点了他为探花?

他都怀疑自己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震惊之后便是狂喜与诚服,陛下如此看重于他,他也一定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谢陛下恩典!”

甲进士齐齐跪地行礼,皆是容光焕然,欣喜若狂。

秦始皇微微颔首:“望尔等戒骄戒躁,成为我大秦栋梁之才。”

“必不负陛下厚望!”众人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