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恒在旁边帮腔:“是这样的,我去县城办事,人家说到食品厂,个个都羡慕的不得了。”
也不一定是食品厂的效益最好,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品厂的人不愁吃呀。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单这一条,都让人羡慕的不得了。
孙兴邦挺高了胸膛,故作谦虚:“也就一般吧,其他厂的效益也不错。我估计大家都愿意吃新鲜菜。”
他眼睛扫过菜地,估量着自己的带货能力,咬咬牙道:“每样都给我来30斤吧,嫩芹菜我也要,这个拌香干滴点芝麻油,香的不得了。”
田蓝立刻竖起大拇指夸他:“果然是行家,小芹菜就是这么吃才最好吃。”
刚长成的蔬菜连枯叶都没有,收拾起来特别快。
英子跑回家,喊她妈招呼左邻右舍的伯娘婶子过来摘菜,用了不到一个小时,120斤蔬菜就装在麻袋里,给他稳稳当当绑在了自行车后座上。
孙兴邦出门只带了50块钱,剩下的50块,等他下回带着司机过来拖糖再补上。
田蓝和对方挥手道别,半开玩笑道:“孙采购,你可得替我们多宣传。我们保证每天都有新鲜菜。10亩大棚呢,绝对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
骑着车走的人嘴里答应着:“一定一定。”
田蓝叮嘱陈立恒:“你啥时候去公社,记得给宋清远挂个电话。年前他没给我们卖出年货,年后好歹要帮我们卖菜。不然怎么能体现出他在县城工会的价值呢。”
陈立恒笑着点头:“好,我明天就去打电话。”
其实不是宋清远不想组织卖年货,就年前的状况,根本没有多余的糖心给工会满足职工们的需要啊。
英子她妈看着田蓝手里抓着的大团结,惊讶得不行:“这菜咋这么贵呢?都要赶上肉了。”
往常地里的蔬菜是最不值钱的。比方说小白菜,一分钱就能抓一大把了。现在,涨了都有七八十倍。
她闺女在旁边强调:“物以稀为贵。”
英子的婶婶不以为然:“这有啥好稀奇的?不还是地里长的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