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九十六章

但如今目之所及,大宋重文轻武之态,简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朝堂从上到下,俱都沉浸在太平盛世的虚景之中,浑然看不清四周的危险——大金建国不过五年,就已经有征服辽国的雄心,等辽国一亡,金、宋两国正式接壤,岂有不攻打大宋的道理?而到了那时,大宋除了京中禁军以外,又有什么力量与之对抗呢?靠这破损的堤坝、坍塌的城墙、腐败的守军吗?还是靠文人的笔杆子和一张嘴,靠他们永不会觉得是羞耻的岁贡?!

更别提草原上除了完颜氏建立的金国以外,还有蒙古在日渐兴盛。他不过略做打探,就已经感觉到了与昔日突厥一般的危险!

亲卫十分郁闷,当天又不肯吃饭了。赫连春水急得头上冒烟,还是原胧雪解开包裹,从中取出几块胡饼哄他吃了,魏征也在一旁好言相劝道:“殿下既为领军而来,岂有先亏待自己的道理?战场上瞬息万变,不仅需要主帅机警善变,更离不开强健的体魄。更何况如今领军的乃是种老将军,倘若殿下身体抱恙,只怕老将军便不肯让您亲临战场了。”

他说的很是。亲卫略略调整了自己忧郁的心情,拱手向他道谢。魏征摸了摸胡子,故意调侃他道:“在下不过是尽尽镜子的本份,为主公照出心里的尘埃罢了,只要主公能将其拂去,在下这面铜镜,也算是有了意义。”

亲卫闻言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旁听的赫连春水大概猜出他们在说唐太宗和郑国公“以人为镜”的典故,但却全然不明白他为何发笑,只能郁闷的坐在一边,感觉自己和他们委实格格不入。

其实亲卫看着他,也止不住的心生怅然之感,私底下同原胧雪抱怨道:“赫连当然没什么不好,我也很喜欢他,可他为何不是辅机呢?倘若辅机在此,那该多好啊!观音婢也定然会为此高兴……明明玄成都随我们一起来了,辅机不也是同我们一同葬在昭陵的嘛。”

说着就忍不住开始垂泪。

这等神神鬼鬼的事,原胧雪当然是不知道的,她只能实话实说道:“说不定他是记恨你儿子坑死了他,所以不想见到你了么……”

亲卫一听,顿时哭得更凶了,但一边哭一边还不忘给儿子找理由:“雉奴那也是没办法嘛,若不是逼不得已,他一定不想伤害舅舅的,他小的时候,和辅机可要好了……再说,这事难道不应该怪武媚娘吗?!”

原胧雪:“……”果然,二哥还是一如既往的驰名双标呢。

幸而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这点伤感就全然不值一提了——哪怕走得再慢,他们也很快抵达了河间府,逼近了辽南京,即燕京析津府。

瞅着个没人的机会,原胧雪带着自己的亲卫去主将帐中寻了种师道,三个人说了半天的话。随后,种师道下令分军,由韩世忠领军往西行,原胧雪领军往东行,目的分别是掌控燕京的水库和粮仓,他本人则仍然正面行军,又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抵达了燕京城外。

作者有话要说:打仗就全是瞎写了,如果感觉不对都怪在下智商太低,反正不是种帅、二凤和妹妹他们的错(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