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两大坛子,你不是还嫌我做太多了。要是好卖,再买些回来做就是了。”刘姥姥听女儿说,贾茁还给取了个名叫姥姥路菜,笑意越发深了。
“那敢情好,我明天一早就去买萝卜,还有新鲜的小鱼仔。”刘氏一听,赶紧应承下来。娘也没说这些是拿来卖的呀,早说的话,她哪里会嫌多。
一天赚一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三十两,一年……刘氏几乎快要昏过去了。
“咱们这是第一回卖,因为有试吃,人家觉得新鲜,自然买的人多,怎么可能天天有这么好的生意,不打雷不刮风不下雨吗?再说了,你能做,别人也能做,还能比你卖得便宜呢。你生意好了,打点的人也要涨价,里外里啊,轮不到你独占。”
刘姥姥知道女儿在想什么,不客气的打击她,要是做生意这么简单,人人都发财了,还轮得到他们吗?
酸萝卜和小鱼仔不是没人做,只是没人像他们这样拿去给人试吃罢了。
刘氏听得姥姥这么一说,顿时泄了气,还以为能发财呢,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不过呢,总能多笔进项,这么大个家,不能坐吃山空。”王家人起起落落惯了,就算现在小有一点家底,却没人有一刻敢放松。刘姥姥的话,刘氏深以为然。
“那行,我跟娘好好学,以前总觉得这不算什么,现在看看,做好了,也不比踩纺车差。”刘氏跟着点头,决定把青儿也带上,既然学不成踩纺车,学学做酱菜,也是一门手艺。
“大哥。”青儿和贾茁一人拿着一支板画糖,就看到板儿下了学回来,青儿笑着迎了上去。
贾茁和他身子一错,眼尖的看到他长衫的后摆上,有半只脚印。看了一眼青儿,贾茁没有说话。三个人说说笑笑回去,就听到院子里也是笑声,刘氏和姥姥商量着做酱菜的事,越说越起劲。
“爹呢,是不是在后院,我去帮他。”板儿知道这几天家里在犁地,回屋换了衣裳,穿上下地的粗布衣裳,就去了后头。
“这点活,都不算事。你回屋念书去,先生可是说了,让你好好赶一赶进度。”王狗儿看到儿子拿着农具,就把他往屋里赶。
“没事,念了一天,不活动活动,总觉得身子骨难受呢。”板儿和父亲讨论着家里该种些什么,又说起小东山的地,王狗儿准备去乡下住几天,播种的时候,他是一定要去盯着的,光靠洋子可没法放心。
“谁跟爹一块去,是娘吗。”没个女人照顾可不行,总不能天天啃冷馒头就咸菜。
“你娘去了,谁给你做饭。”王狗儿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