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吕布看郭嘉不顺眼,郭嘉也看吕布不顺眼。

郭嘉能忍,不露声色。吕布性直,吃着饭就把矛头指向郭嘉:“郭先生来洛阳干过几样好事?行刺陛下,诳走赵云,还害本王折了七星宝刀。我看他分明是陈留王的奸细。”

郭嘉只眯着眼睛笑。该吃吃该喝喝,也不答吕布的问题。

吕布还从没给人干晾过,蹭地起身就要上前质问。

隔在两人中间的刘辨赶紧劝吕布坐下:“郭先生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

郭嘉依旧无视吕布,向刘辨敬一杯酒:“谢陛下。”

刘辨顺手把酒杯递给吕布:“你两喝一杯,以后好好办事。”

郭嘉不介意,吕布很不满,愣是不肯喝。

刘辨像哄孩子一样哄:“你喝嘛。喝了郭先生帮你把七星宝刀拿回来。”

什么行刺陛下拐走赵云的,估计吕布看来都不算大事。他心疼未来岳父手里的七星宝刀。要不给曹操拿去,将来岳父大人准能送给他。刘辨猜得不离十,吕布恼怒郭嘉,主要因为坑了他的七星宝刀。

果然吕布很受哄,眼里放光:“此话当真?”

说话间接过刘辨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刘辨转头看郭嘉。正好看看郭先生到底多能谋断。

郭嘉苦笑着:“陛下不要老给臣出难题,下次事先打个招呼。”

吕布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酒他已喝了,要是郭嘉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他准把人往死里揍。皇帝也拦不住。

郭嘉再喝一口莲子汤,主意就出来了。

“臣有上中下三策,看王爷想要哪个?”

“快说,全要。”

郭嘉先提下策:“吕将军是太师义子,尽管张口问太师要。赤兔马都能送你,何况一柄刀?”

吕布傻眼半天。郭嘉说得对啊。王允是未来岳父,董卓可是现任干爹。张口要不就行了嘛。

就这还是下策?

郭嘉再提上策:“上策是陛下去替王爷要来。”

刘辨听出弦外之音了。堂而皇之问董卓要宝刀,恰恰能叫董卓不生疑虑。毕竟没有人指使完刺客行凶,又敢公然把凶器要回去的。而刘辨亲自上场替吕布要刀,又能展示陛下对身边男宠的溺爱,进一步刺激董卓的国舅大梦。比起吕布自己去要,当然更胜一筹。

吕布没想那么多,只说:“不用麻烦陛下,我自己去要便是。”

他兴冲冲地主动给郭嘉敬杯酒,好似七星宝刀已到了手里。

酒过三巡,郭嘉趁吕布小解,对刘辩道:“陛下不想听听中策。”

刘辨自有治郭嘉的法子,装作漫不经心:“奉孝不是说过待朕赤诚?你想说,自会告诉朕。”

郭嘉笑道:“臣说过不瞒陛下,可没说过不瞒吕布。”

刘辨不置可否。郭嘉跟吕布的间隙恐不是一时一日几杯酒能弥合的。

留在最后说,应该是郭嘉最想执行的计划。

中策比较复杂。需做两手准备。

一手,派刺客夜袭曹宅,故意留下些太师府要灭他全家的印记,把曹操连夜吓出城。

另一手,等曹操出城,陛下替吕布讨刀,借机赏赐献刀的人,引导董卓发觉曹操逃离洛阳。

刘辨听罢摇头:“郭先生给曹孟德挖了个大坑。他替你行刺,你不该卖他。朕还是听吕布的,选下策好了。”

“陛下把孟德想得简单了。臣以为曹孟德之才与子龙相仿,都要离了洛阳才有大作为。”

郭嘉原以为曹操只有成功和成仁两个选项,不料曹操竟借了王允的七星刀去行刺,行动失败还能全身而退。

更叫人惊绝的是,曹操从太师府里出来后,逢人就吹嘘他给太师献了刀有望升官发财,反倒显得他是刻意去贿赂太师,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不论如何,曹操没有暴露上封,又能顺利保全自身。可谓有义也有谋。让曹操当三分天下里头的一个,肯定比吕布靠谱得多。

至于中策为什么只是中策,是因为郭嘉算不准。他算不准曹操离开洛阳以后会有多大作为,更算不准将来陛下能不能驾驭曹操。中策更像一场赌博。赌的是大汉和曹操将来的命运。

刘辨选择不赌。

将来的曹操可要挟天子而令诸侯,他的儿子甚至废天子而称帝,比董卓狼子野心多了。

但平心而论,曹操家待刘家还算不错。废帝以后尚且给块肥沃的封地好生养着,没有赶尽杀绝。

如果非要在董卓和曹操间二选一,刘辨愿选曹老板。可现在董太师大厦将倾,刘辨凭自身力量也能夺回朝政,也就没有依靠曹操的必要了。

刘辨还是希望曹老板好生在洛阳城里呆着安度晚年,大汉才少一个强劲的对手。

陛下便定了心:“就下策,不改啦。”

郭嘉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