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有这样的怀疑。在听您提及葛缕子防止妻子出轨的迷信作用后,相关怀疑更深了些。“
迈克罗夫特并非只因为时间点的巧合就下结论。“明顿先生,您可能对于电报行业了解得不够深。当然,我了解得也不多,所以特意请教了同事,然后被普及了一波行内隐秘。”
电报发端于18世纪末,而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西欧地区已经形成了整套电报网络。
随后向四面八方扩张,在几十年里遍布了整个欧洲、亚洲,更是有了海底电缆联通了美洲。
电报员,是当下社会上正式面向女性发出招聘的技术岗之一。
有别洗衣工、清洁员、制衣厂等等,电报员的工作听起来体面很多,被认为不只是单纯出卖体力,而需要敏捷的手速与反应力。
但有相关限制,女性电报员通常要求是未婚的青年人。
未婚是社会刻板印象。认为有了丈夫与孩子,女人就不能一心一意地工作。
青年则是对于年龄有要求,需在18岁到30岁之间。因为外界普遍认为高强度工作需要足够的精力,而不适合中老年人。
“这个行业对外是封闭的,为了高效快速的工作,不同线路、不同公司的电报员们都会有自创各自的语言体系。”
迈克罗夫特听白厅电报站人士透露,“有经验的电报员之间,仅从对方发送摩尔斯电码的手速风格就能确定对方是谁。据说,这与说话声相似,听多了就容易辨识不同人之间的差异。”
很奇妙,不是吗?
还有更加奇妙的事情。
迈克罗夫特继续说,“行业内还有潜.规则,比如说1号站点的a与想与2号站点的b一直合作,他们可以用点小手段占用一条线。故意在收发时使用密码,而让其他电报员无法接收。
通常情况下,只要保持高效工作率,其他同事对此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不想和了解彼此习惯的人合作。仅从个人层面而言,您觉得这样做会引发什么情况?”2
玛丽暗道这像是19世纪版本的互联网交友,甚至进化为网恋。
“两个人素未谋面,在毫不了解对方现实生活背景的情况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建立了独特的深厚感情。电报员们绝大多数又是年轻男女,时间长了有可能开始异地恋。“
“正是如此,据说成功率还不低。”
迈克罗夫特被电报站同事科普了原因,因为能够成为电报员的女士多是牧师、小商人、政府办公员的女儿。
女电报员的家庭背景谈不上非常富裕,毕竟如今富家小姐很少出来工作。即便工作,也不会选择每天十小时窝在一个房间内。
不过,女电报员的家庭环境也不会太差,否则她们也接触不到电报这样的先进玩意。
当然,在现实里会面后能不能开花结果,还有别的影响因素。可能是长辈不满意,或对彼此的长相不满意等等。
回到此次的死亡事件,珍妮弗看似与卢克没有明面上的交集,但是他们在电报网络世界里认识吗?
迈克罗夫特就此翻出了东萨塞克斯郡所有电报站名录。
珍妮弗没有详说过具体在哪一个站点工作,幸而在一一家致电询问后,得到了其中之一的肯定回复。
“是「雷声电报站」,距离珍妮弗家较远,来回需要五个小时路程。我问过了,当年珍妮弗在工作地点附近租了半年房。”
迈克罗夫特还问了经理珍妮弗为什么会辞职。“表面上,珍妮弗提出的辞职理由是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
珍妮弗工作了半年,辞职之后又过了两年,她与雅克·艾伦结婚。
那个辞职理由是不是实话?
眼下没有办法考证,只能确定东萨塞克斯郡的雷声电报站与伦敦市内的紫光电报站有一条线路。
玛丽已经能猜测到后续,“昨天,老艾伦来认尸时说起了卢克的工作经历。他在伦敦市内的电报站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不堪被赌鬼父亲骚扰,转职去了郊外小镇。
偏偏,卢克留在伦敦市内的时间段,正好与珍妮弗在雷声电报站的一致。让我猜猜,卢克当时市内的工作点就是紫光电报站?”
“是的,您说对了。”
迈克罗夫特却表示无法认定卢克与珍妮弗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