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吉时,钟鼓齐鸣,他换上明黄色的衮服,戴上冕旒,返回宫中,接受文武官员的五拜三叩首。

由于准备仓促,一切并未他想象中的隆重盛大,但这并不紧要,紧要的是所有人皆低下了头颅,臣服于他。

他自然知晓其中有些朝臣忠心于丛霁,对他颇有微词,不过丛霰已宾天了,再忠心又有何用?

八月十二,段锐之的副将丛霁与温祈的灵柩护送到了京城。

丛霰堪堪下朝,径直去瞧了灵柩,入目所见果真是两具焦尸,身量低些的那具焦尸紧紧地拥着身量高些的焦尸,且身量低些的那具焦尸的肚子确已隆起了。

他着仵作验尸,面对焦尸,仵作验不出甚么,只能禀报道:“身量高些的这具焦尸生前应与陛下的身形基本一致。”

他其实对于丛霁之死抱有怀疑,但丛霁心口中箭,性命垂危,后又遭遇突袭一事确实事实。

闻言,他令仵作退下,继而抬手抚过焦尸,低语道:“皇兄,朕定会好生治理这南晋,击退周楚,完成皇兄的意愿;温祈,朕曾提出要送你出宫,你当时并未答应,你若是答应了,便不会死。”

少时,他抚过焦尸眉眼处,怜悯地道:“你们且安息罢。”

他收回手,命礼部好生准备,择吉日将丛霁与温祈风光大葬。

八月十五,早朝之时,一老臣提出丛霰方才一十八,过于年幼,须得由周太后垂帘听政,这天下方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