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还有最后的倔强,如果舒雨和他谈,他应该还有一些底气可以辩解。但舒雨什么都不谈,反而让他的辩解成为笑话。而心里剩下的倔强,直接被瓦解。
就好比,你和一个人辩论,明明辩不过对方,但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和心里的倔强,就是不肯认输。
但对方轻轻放过,根本不与你辩论,也不需要你认输的时候。你心里的那点残念,也就消失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认输。
“喝酒喝酒。”哈里也不想提这个,不过他有一个建议,“你倒是可以试着学学中文。”
“学中文?”亚瑟不解,美国人需要学习其他语言吗?全世界所有国家,只要是自诩精英,都会说英文。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学习其他语言的必要,包括中文。
“是的,学习中文。我以前,有时候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许然的想法,当然我是说有些想法。”事实上,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能互相理解的。
“但是学习中文之后,不需要额外的解释,我忽然就能理解以前无法理解的想法。你知道吗?我想,这是语言的力量。”哈里和许然的贸易公司,主要负责人就是他,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中国的商品运往美国。
但因为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份额有限,他需要经过香江中转。而这期间的操作,他如果不会中文,就会极容易被人算计。学习中文对他来说,是工作需要。
可是学习之后,他发现,自己得到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好处,还有额外的好处,就是通过语言了解到另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文化逻辑,如果你不会中文,就是撞破头,也不可能真正了解。
而了解之后,他也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许然那些,他以前理解不了的想法。
“反正我是告诉你了,学不学随便你。倒是艾玛已经在学习了,公司有中国员工,效率相当不错。”美国人可没有苦口婆心劝人的习惯,我说归说,你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
亚瑟拿着酒杯,很想说,给建议本身就很像中国人的做法。如果是以前的哈里,大概根本不会给他任何建议。
而且他们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哈里和艾玛都是公司的高管,莉莉丝的业务马上就要开展到中国。集团公司也准备在中国成立,高管肯定会面临一波洗牌。
学习中文等于是保持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变相的表达。试想,如果你没想过和公司共同成长,又怎么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学中文。
但自己呢,他需要这种表达吗?亚瑟不由得再一次陷入思考当中。
就在亚瑟以为记录片彻底没戏的时候,却又接到了舒雨的电话,她想让记录片在中国播出,问他的意见。
亚瑟能有什么意见,说到底记录片的版权其实是归公司所有,间接而言就是归舒雨所有。虽然他占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但舒雨占了百分之九十。让他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无法播出,身为公司的老板,她当然有权自己处理。
不过能来问他一句,亚瑟还是觉得非常欣慰,同时也表示,自己这边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剪辑好的最终成品,在配上中文字幕后,由国内公司的杨薇亲自交到老管的手中,请他帮忙联系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