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为学徒的第四年,秦国欲吞食我赵国疆土,将军便向大王谏言征兵于民间,以做布防,他便借着这个机会去了。”说到这里,庄稼汉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而剩下的话他不说,白舒也已经能够猜到了。
廉颇与白起僵持三年,最终却因为年轻气盛的赵王中了秦君的反间计,赵军临战换将以赵括换取廉颇,却不想如此正中秦君下怀,白起暗中替代王龁一举大破赵军,截断粮道,俘虏近四十万赵军,并于长平杀埋。
史称——长平之战。
“那时战局越发紧迫,我年轻,一心想着与他一般报效国君,便借着探望之名趁着师傅不注意,偷溜到了前军。”
什么?
“却没想战争没赶上,却赶上了被围困的那些日子。”
还有后文?
许是白舒的表情太过于惊异,庄稼汉子原本沉痛的神态被他逗乐了,原本沉重的声音中沾染上了几分轻快:“我那时年纪小,还不认识你婶婶,连婆娘都没想过哩。”他讲木箭放回箭筒,又顺势捡起了放在一旁尚未完工的木枝。
“也是因为年纪小,又不是正规军,他们屠杀赵军的时候,便把我放过了。”大叔背对着白舒,又低着头,白舒很难看到他的神情。只是听他的语气,除却追忆之外,更多的还是恐惧和敬畏。
【放他走了?】系统惊呼出了声,【为什么??】
‘是为了威吓。’白舒倒是理解这个举措,‘也许是因为心软,也许是因为触景生情,也许是因为给赵国传信,又或许只是单纯的示威。’可能性有很多,没有身处那个环境做出这个决策,没人能说清究竟是为什么。
庄稼汉子说到这里,又反复弯腰再起身,将散落在地上未装雕羽的箭都放回到手中的箭筒中后,才继续说了下去:“我与剩下那些侥幸被放走的少年们一起回到邯郸,才知这不过是秦国计划的一环。”
他们,带回了赵军败于秦军的消息。
他们带回的是四十万赵军亡于长平的噩耗……
“我或许从来不该从那个战场回来,我或许从来就不应该步入那个战场,不,我或许从来都不应该认识他们。”男人背对着白舒,声音哀恸。
——他们带回的是秦深深刻印于赵国骨血中的梦魇啊!
那是他多少次梦回,都会在深夜满身大汗的被惊醒,躺回却又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噩梦啊:“小舒,”那庄稼汉子声音哽咽,“当我从将军那里出来,想要去找师傅的时候,才得知因为家中独子身亡,我又多日没有消息,师娘无法承受这样的噩耗,当日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