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花山少年

大叔,大叔! 尔东王 2333 字 2022-10-16

她接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后缀为doc的文档,她又抬头看了一眼他,在他肯定的目光中点开了那个文档。

她开始静静地阅读那个标题为《花山少年》的文档。

开篇就是一首题为《那年那少年》的诗。

那长满杂草的操场哦

激荡和淹没了多少个青春的绽放

有一双雪白的球鞋

它敲击跑道仍在沙沙做响

那教室里闪烁的蜡烛哦

点亮和熄灭了多少个理想

有一剑忧郁的凝眸

它留下了几十年的渴望

那坑坑洼洼的校道哦

迎来和送往了多少次荣光

有一袭匆忙的身影

它穿梭岁月独留沧桑

回望崎岖的花山路哦

风起无沙扬

月过西山雾茫茫

魂牵梦绕谓情殇

这一年,从清明开始,一直都没有下过雨。

这一天,是九月一日,已然是秋天了,但太阳仍然毫不吝啬她的热情,用过了份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旱灾的阴霾笼罩整个应阳地区,放眼望去,无论是水田、旱地,还是山坡,都是一片灰白凋敝。

而在应阳县最西边却有一片山水宝地,久雨不涝、久晴不旱。

这里耸立着一座叫花山的小山岭,在那高低不平、或大或小的灰白的石灰石中间,却掩藏一团又一团的葱绿。

花山的东面,立壁而上,极难行走,故这片山岭又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好汉岭。

在好汉岭下,静卧着一条碧绿的小溪。由山泉发源而来的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小鱼在河里尽情的嬉戏,偶尔一条调皮的小鱼冒出水面来吹一两串水泡,见到行人后又害羞地躲进水草里。

傍水而生的灌木郁郁葱葱,一到春天,灌木或红或蓝的花朵把整条小溪包得严严实实,所以这小溪就有了一个诗一样的名字——花朵溪,也有人叫她花溪。

花溪上有一座石头拱成的桥,人们叫它花桥。花桥很出名,所以这片风水宝地就叫花桥乡,撤乡并镇之后这里才改叫花山镇。

在好汉岭下,花溪旁边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坡地,相传这里就是这片风水宝地的中心。

花山中学就坐落在这里。

这是应阳县的最高学府,聚集着应阳县所有的青年才俊。

中学那青砖绿瓦雄伟的大门前卧着一对人高的石狮,石狮后面挂着一幅楠木刻成的对联:“好汉岭下育花朵,花朵溪旁聚好汉”, 对联上那几个遒劲隶书大字刚上了新漆,黝黑油亮的大字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据说这幅对联是学校的创始人,晚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的雷国潘亲笔。

在大门正上方,挂着一条红布做成的横幅,上面贴着几个由黄纸剪成的黑体大字——欢迎新同学。

大门正对面的是一条由石子和黄土夯成的马路,马路在学校门口拐了个九十度的弯,爬过左边的花桥向北蜿蜒而去。而学校正对面马路两边高高低低的瓦房和平房组成了这里唯一的一条街道——花桥街。

安静了两个月的学校大门前,此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学子们一个个手提肩挑,从马路的两个方向往学校的大门奔来。

沿着花桥街往前走五百米,就到了街的正中心,花桥汽车站就在这里。

在车站的旁边临时摆放着一个暗红色的办公桌,办公桌前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花山中学接车点”。

几乎每个班级,特别是今年的新生班级,都有一两个先来的同学,在这里接后来的同学,帮着提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