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
如此中中……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回到正题。
罗莎琳给自己报了一个跆拳道的课程,准备学一些实用的防身术以备不测。
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无论怎么生活,一个好身体都是必要的,而像医生,如果是外科医生的话,一台手术十多二十几个小时的也不是没有,全天候午休加班的就更多了——没有一个好身体做资本,本来体质就没有男性强壮的罗莎琳更别想拔尖了。
也因为罗莎琳·霍内克做事都是三思而后行,基本没有莽撞轻狂的时候,所以虽然她年纪比同学小得多,但言行反而要比真正的年轻人要稳重细心得多,也更让老师放心。
即使如此,在第一次参观“大体老师”的时候,老师还是直接把罗莎琳圈在了身边,再三表示他不是不信任她的求知欲和专业性,只是身为学者,他无法对年方十五的青春期小女孩的抗压能力抱有太大信心。
罗莎琳没有反驳,默默接受了老师的关心,然后全程冷静客观,在这堂课结束的时候被夸奖了一下。
说实在的,这是罗莎琳第一次见到尸体。
而且还是……在某一瞬间,她觉得根本和“人类”没有任何关系的,尸体。
这样的学术氛围,专业的目光,理智的思维……作为一个重度文青,罗莎琳根本没办法摒弃那些很对不住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大体老师的想法。
当然也有恐惧。
死过一回的人还怕尸体听上去挺奇怪的,但是她只剩记忆,没有一年年老去的经验和准备,也没有濒死时的情绪和感情,故而看到已经死去的人,她的第一反应理所当然是恐惧。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压在心口,她或许还真会像老师说的那样被吓得失态。
还是卡伦·霍妮:“现代人类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不断扩大‘正常人’的范围。”
罗莎琳曾快速浏览过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因为是偏向学术理论的著作,而且有一定阅读门槛,所以当时罗莎琳对这本书的想法就是看完后能跟别人说“我读过这本书”,别的什么收获也没有。
她对这本书仅有的印象,也只剩在书里,福柯写了一句“这个世界有多少中性格、野心和必然产生的幻觉,不可穷尽的疯癫就有多少中面孔”,叫她不明觉厉,还当过一段时间的签名而已。
但是现在是20世纪五十年代,她决定学医,治病救人。
以前对她而言只是一则遥远传闻,一个医学史上的错误的东西,此时此刻就发生在她周围,所有人都在讨论,与她的生活息息相关。
“额叶摘除手术”——这个号称可以治愈精神病人,让他们不再发疯,变得“安静”的手术让它的创始人莫尼兹得了去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罗莎琳就读的学校是名校,虽说自从去年年底得了诺贝尔奖后莫尼兹就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但校方依旧邀请到了他来学校给他们这些未来的白衣天使做演讲,宣传了好多天,无论是内科外科还是神经科的学生都想去听讲座,罗莎琳也是冲着诺贝尔奖的名头,想见见活的诺贝尔得奖者才兴致勃勃地抢到了一个座位。
然后她听莫尼兹是怎么详细介绍自己的手术过程和手术目的,对于那些“丧失理智的病人”,切断他们的“理性之所在的神经”是最好的帮助他们摆脱情绪困扰,让他们安静下来,让患者和患者的家庭重归宁静的方法。
罗莎琳学医主要是考虑到将来自己可能会面临缺医少药的情况,故而都在“实用性”和“广泛性”方面下功夫,神经方面她基本就是应付考试,认真听了小半晌才反应过来这个所谓的“额叶摘除手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