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护送他的布衣卫,在戏志才离开后依计拿出天子诏书,秘密求见刘虞,确保伐袁一事顺利推行。
在路上,戏志才遇到商贾贩卖一精致的小册子。册子不大,只有成年男人巴掌大小,略带了一点厚度,可以卷起来塞到袖子里;也十分轻,小儿可以长时间捧着阅读不累。
戏志才倍感兴趣,大家都是在沉重的竹简上刻字做书。上次见到这种精致的纸书,还是在洛阳,于是问:“阿翁,你这卖的是什么书?”
卖书的商贾看他的打扮和行李,感觉生意上门,连忙道:“乃是当今圣上命天下大儒给孩童们做的开蒙书,孩子的启蒙都是越早越好,大郎带上一本回家怎么样?”说着,将书本打开:“老夫绝不骗你,这可是洛阳千金难求的好东西。你看这开头,是天子亲自所做的序呢,这两页的右下角都写着天子的名字,可做不了假的!”
身边的护卫们也好奇围了上来,去摸那书的封皮。有人感慨:“我们老家竟然见都没见过此物,即使有人卖书也是那种厚厚的竹简。可是就连竹简书也不是那么容易买到哩,我上次给儿子买书还是连续跑了三天坊才遇到人卖。”
“不愧是陛下命人做的东西,这手感可真滑润,必是好物。阿翁,我们不识字,这书籍讲得是什么?”
商贾见他们穿着甲胄,不敢得罪。他略识得几个字,连忙回道:“回禀军爷,此乃劝学篇,是选取朗朗上口的三字,编成经,讲授劝学的大道理。陛下在扉页就写了人之初,性本善。”
护卫们笑道:“对啊,咱们汉家人谁一出生就是坏的呢?”
商贾笑着说:“天子还写了苟不教,性乃迁。告诫我们及时对孩童进行教育,免得他们学坏,各位军爷,若是家里有孩童,不妨也带上一本哩。”
戏志才快速翻阅了一遍,选了几句念道:“学无涯,苦作舟。有心人,无难事。不努力,徒伤悲。这书倒是朗朗上口,容易背诵,用来小儿开蒙不错。”
护卫们都有些心动,有钱的当场就买了。
只不过,第二天他们就后悔了。因为他们在路上又遇到了另一个卖书的商贾,价格还更便宜。后面赶路,越靠近洛阳,这书卖得越便宜。
护卫们惨叫:“兄弟们,我们当初被骗了,这书在洛阳肯定卖得更便宜!”
买书的人附和:“这书在洛阳到底是抄写了多少份,而且居然都一模一样!”
戏志才笑着说:“你们没看出来吗,这不是抄写的,这书和以往的完全不同。”
一个护卫说:“我祖上是刻碑的,这看起来有点像是拓印。但又有点不像,拓印不会这么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