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下诏,乐平公主禁足鸾鸣宫,留待候审。
彼时便有传言自恭顺皇后贴身服侍的宫人口中传出,道是乐平公主自皇帝病重起,便日日忙于朝政、拉拢朝臣,将病前侍候的事宜尽数交给了大皇子姜褚。
皇帝驾崩当日,她破天荒的来见了天玺皇帝最后一面。当时公主遣退侍从,与皇帝二人共处一室。交谈之间,有宫人曾隐隐听闻天玺皇帝的怒斥声。
随后公主径直前往紫宸殿取诏书,而她离去后的一刻钟后,皇帝崩。大皇子褚即刻赶往宫中,启用禁卫军,才将乐平公主于前往含元殿宣诏的路上拦下。
流言影影绰绰,传到民间时,便更是捕风捉影。
即使即位的新帝对乐平公主的态度暧昧不明,既下令禁足,又未允许任何组织机构进行审讯,迟迟不肯定罪昭告天下,但百姓依旧愿意相信那似是而非的流言是真正的真相。
也许姜祎从头至尾至少还有一件事预料的是对的,世人不会探究流言的真实性,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都从来不是背后的真相,而是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誉感或是从属感的谈资。
当年对尊贵无匹的公主的爱戴与敬仰如是,如今对十恶不赦的逆贼的批评与唾骂亦如是。
而没有什么比原本完美无瑕的人背后却是这样劣迹斑斑更适合成为谈资了。
“若是儿臣日后跌下神坛,昔日受到多少爱戴和崇敬,他日只会千倍百倍地报复回来”。
可她却从未曾想到,这句话竟兑现得如此之快。
一夜之间,曾被奉为颍国珍宝的乐平公主,成为大吴杀君弑母的叛贼,万人唾骂。跌落尘埃,万劫不复。
而新帝姜褚却在秦远的扶持下顺利登上帝位。由于亲手擒获乐平公主,而后在皇帝灵柩前痛哭至于昏厥,又事必躬亲地办好了皇帝的丧礼,赢得朝野上下一片赞颂。
冬雪还未化开,天地之间已是一片新象。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就要下一卷啦~
第34章 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