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你的罪过也不大,这次便原谅你了!坐下答话,不用那么拘束,就当朋友之间聊天!”看见张既拘束的模样,刘璋叹了一口气,若不是知道他颇有才华,刘璋真会很失望!
“谢主公!”看见刘璋眼中的失望,张既的傲气被激了出来,他微微一拱手,便坐在了椅子上。
“这才像话!”刘璋笑道:“德容,你在新丰县连续三次考核第一,对本公的政策一定有不少想法,不如我们说说?”
“是!”说起政务,张既就开始滔滔不绝,他将在新丰县执政的经验,一一为刘璋讲解。当然,他的讲解中,故意把疏漏剔除了,毕竟他刚刚惹恼了刘璋,可不想再让刘璋不高兴!
“德容,执政这么些年,你就没发现政策里的疏漏?若真是这样,本公就失望了!”知道张既的心思,刘璋笑眯眯的盯着他,看得他一头冷汗!
其实,刘璋治下有很多政策都是根据后世的政策修改而成,还有一些政策需要其他政策辅助。有些辅助政策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刘璋并没有实行,故而张既在执政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若张既真没遇见问题,不是太有本事,就是太无能!不过,就算是诸葛亮也不可能将政策中的疏漏补全,张既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若张既无法发现政策中的漏洞,就说明他才能不够,刘璋岂能不失望?
“漏洞还是有的!”仿佛被刘璋看穿了,张既有些尴尬地笑道:“在我执政中发现,主公将世家大族的权利,以及官职消减了不少,可这样却导致了人才捉襟见肘!所以主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发掘!”
“好!”刘璋抚掌笑道:“德容能发现这个问题,可见你平时很用心,本公想让你出任一州刺史,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既问道:“哪一州?”
“凉州!”刘璋笑道:“如今凉州外族已平,需要有人治理。虽然陆伯言也是才子,但他长于军略,作为刺史就有些大才小用了!”
“在下愿为凉州刺史!”张既问道:“还请主公明示,需要在下如何去做!”
“聪明!”刘璋道:“我要你去教化凉州百姓,在每一郡都设立学校,尽量做到只要是适龄孩童,都到学校读书!”
张既道:“敢问主公,何为适龄孩童?超过十岁的孩童,往往都是家中的劳力,若让他们出来读书,明显不太合适。还有先生的束脩,该由谁来给?百姓家的孩子连饭都吃不起,肯定无法花钱读书!还有书本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百姓家的孩子,多半也无法负担!”
“你说的不错,先生就由官府来请,读书的孩子不用束脩!至于书本费……”刘璋皱着眉头道:“若完全由官府承担,开支未免太大。就根据家庭状况,分别对待!能读得起书的人,就由家里负担,实在太穷的孩童,先由官府负责一年,若第二年成绩好,便继续由官府出资,若成绩不好,便让其回家吧!”
“主公,这样也不足以让百姓放弃生产!”虽然听了刘璋的话,张既心中也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疏漏。
“以利诱之!”刘璋道;“搞一个奖学金,若学生成绩出众,则奖励钱财!在书院中,每年结尾考核,能考前三者,便有官府出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