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画堂归 只今 1566 字 11个月前

可如今形势变了,卫长安被关押起来,包氏自然着急上火。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那么包氏急了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呢?

李代桃僵?偷天换日?孤注一掷?大义灭亲?

卫宗镛觉得她哪一样都干得出来。

原来包氏连日来催着自己去打点疏通不过是借故把自己支出去,难怪自己不管提出什么方案,都会被包氏一口否决。

那是因为她不想自己的儿子有丝毫的损伤,不管是身体还是名誉。她想要卫长安全身而退,只有这样,他才能继承爵位。

而如果他身上背了污点,公爵就轮不到他来继承了。

包氏对这个爵位有多重视,卫宗镛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当年为了扶持自己爬上去,包氏真可谓苦心孤诣,她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包氏的性格卫宗镛当然了解,她是绝不会把爵位拱手让人的。

在儿子和丈夫之间做一个选择,包氏一定会丢下自己!

第八十五章 陈情

卫宗镛本就不是什么英明睿智的人,所以当他心里埋下了一根刺,就会不自觉的盯着这根刺。

现在看来,包氏极有可能在设计陷害自己。

首先,春莺作为包氏身边的大丫鬟,她的举动自然逃不过包氏的眼睛,可包氏却好像对自己和春莺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显得有些太刻意了。

春莺家提出的条件包氏坚决反对,只是一个劲儿的给仵作和讼师塞银子,这说明她只要儿子全身而退,凶手则另有其人。

自己和春莺有过首尾,这一点是纸包不住火的。到时候疑点就会落到自己头上,包氏绝对有本事让自己成替罪羊。

当年她算计卫宗钊一家还不是如此!

卫宗镛忽然又想到一点,前几天他的贴身小厮长荣有事告假了,他可是最清楚自己和春莺的事了,好端端的怎么就告假走了呢?

何况不是跟自己告的假而是跟包氏,如此一来就更可疑了。

莫非包氏偷偷把他藏了起来,到时上堂作证人?

以包氏的性格,这个时候是绝不可能放任何人出府的,因为既然她认定儿子是冤枉的,那么杀死春莺的就另有其人,这府里任何人都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