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出发后,经地洪湖区时,李华梅通过一条小船搭上了领头的船,三十多条拖船在长江上行驶,若是白天这是极状观的场面。放在夜里则是有些危险的行为。这支拖船编队以五艘为一队,船尾的那条船打着明亮的警示灯以提醒后面的船预防冲撞。李华梅上船后,就自动地成为这只庞大船队的领航员和协调员。
由于缺少自己的寄灵船体,李华梅的感知探测能力很弱,即使以消耗信仰之力为代价,进行长距离单向扫描,她最多也只能感应到九百米内的事物的动态。不过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这已经很足够。有了李华梅的领航,这支船队得到以避开礁石浅滩,在夜间高速地行驶在长江上。
湖南打得火热,江西也气氛紧张,而湖北省府武汉,却暂时看不出战争来临的气氛。
时间已是九点,汉阳码头附近的一家酒馆却灯火通明,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原来是码头附近的一户商家老板今天在这里“娶妻”过门,摆下二十多桌流水席宴请各方宾客。
张立铮是今晚酒宴上的新郎,他今年二十六岁,在去年五月从上海迁至汉阳,在码头附近花钱买下两处店面,开了一家米行和一家酒楼。老板是个极豪爽的人,出手大方,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和汉阳码头的守卫排长黄浩打得火热。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没有点背景的人想在汉阳之类的地方开店,必然遭受各方势力的吃、拿、卡、要。深知这中国国情的张老板,本人是极擅交际且大方的人,这一年来,他每月都会宴请黄浩和他手下的三十多个兄弟到自己的酒楼里大吃大喝一顿。逢年过节更有红包奉上。一年下来,张老板在这些兵痞身上前前后后也花掉了上两千多块大洋,但他“小小”的酒楼和米行,却居然还能撑下去并承担得了他如此流水般的花销。
正是所谓投桃报李,有黄浩这个军头的撑腰,张立铮自从搭上守卫汉阳码头的军头这条线后,附近地痞流氓就再也不敢找张老板开的店半点麻烦。
今日张老板新婚的大喜日子,身为张老板的好友,黄浩又怎么不能过来捧场。新娘媳妇听说是来自上海的女学生,漂亮得不得了。黄浩带着三十多个手下几乎全部到场,张老板为他们开辟了专门的包间,好肉好菜供应,好酒管够。
十点后,参加宴会的其余宾客散去后,黄浩和手下仍然兴致不减而未走,而张老板来自江西的十几位“本家”亲戚,也热情地围着黄浩和他的手下不停划拳敬酒,宾客甚欢。这顿喜宴一直吃到午夜方才散去。
临走前,主人一方更追出来,给每个参加婚宴的兵头们塞上两瓶老酒和一大袋“酒包”,让他们回驻地做夜宵享用。
白吃白喝,散场之后还赠送好酒好菜做夜宵,醉熏熏的黄浩扶着今晚新郎张老板的脖子,舌头打着卷大赞他讲义气够朋友,而后被同样醉得不轻的手下扶回到码头驻地。
回到驻地后,这伙人又聚集起来,打开张老板赠送的当夜宵的好酒好菜大吃了一顿,一直闹到一点后方才筋疲力尽回军营睡觉。
张老板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当黄浩带着手下在他的婚宴上大吃大喝时,有几位在码头执勤的手下因公不能参加婚宴,他也派人送了加了料的“好酒好菜”。以至于汉阳码头从上到下三十八名守卫士兵,这一晚一个不漏地集体醉得象死猪一般。他们这一觉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九点,才在红军的俘虏营里醒过来。
凌晨五点,汉阳还在夜色中沉睡时。本应当是正在享受洞房花烛放美妙的张立铮老板,却和他的“本家亲戚”一行共二十余人,怀藏装了消音器的驳壳枪,焦急地守候在空无守卫的汉阳码头上。
五点十分,远处的江面传来柴油发动机轰鸣声,随后张立铮看到了远处打来的灯光讯号。
五点二十分,第一支拖船船队在汉阳码头靠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