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这天,上海的气候很糟糕,依旧阵雨绵绵,派出去发现第三舰队的ju52运输机在返回时又遇上了大雨,虽然强行在虹桥机场降落,但是其中一架在降落时发生了着陆事故,降落时冲出跑道,机头触地险些拿了大顶,幸好机上人员只受了一些轻伤。

返回虹桥机场两架容克运输机,除了传回了第三舰队的情报外,也带回了他们拍摄的照片。

而另一边,林汉与李华梅率领的潜水员,从诸多沉没的日本军舰上打捞上来的相关物品中,红军的情报人员也有了重大的发现。

在势多号上,捞起的一名舰员的随身公文包,事后这个公文包被交给红军的情报部门处理,他们在公文包里发现了前几日长江舰队和日本国内及台湾驻军来往的全部电报。

身为日本内河舰队的旗舰,当时势多号不但被平海号上的六门140毫米主炮瞄准射击,更遭受数十门105毫米的法国加农榴弹炮的间接射击,舰上落弹无数,那份电报的保管者在炮击中早就身亡,一片混乱的日本人只记得毁灭密码机和密码本,却忽略了这个死人公文包里重要的文件。

这是极珍贵的收获,这些日子,红军一直在监听日本的无线电通讯,有了这些电报作为参考参照,短期内要破译日本人的密码就变得非常容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电报,红军得到了日本下一步行动的确切方案。

其中一条最珍贵的情报,是由那份被江水打湿的了的电报,红军得知日本人从台湾出动了第三舰队总计十四艘战舰前往上海进行“武装干涉”,出动的规模,时间、目的地,还有出动陆军的数量都写得清清楚楚。

而在侦察机确认了第三舰队的位置后,这份情报的真实性得到了确认。唯一的问题是,情报上说明的,是十三艘战舰外加两条客轮和两条货轮,总计十七艘船只的舰队,但这个区别在另一份电报上得到了验证。

那份电报上清楚地说明,没有出现在侦察机面前少掉的那两艘驱逐舰,正在给速度较慢的两艘客轮和两艘货轮护航,他们离开基隆的时间比前者少了近七个小时。

这两份电报,令关注这场战争的中、苏、德三方的高级领导全部兴奋了起来。

也就是说,正在驶向上海的日本运兵船,现在只有两艘驱逐舰在护航,他们现在的防卫力量极其地脆弱。

虽然情报上没有列出运兵船详细的行进路线,但从他们和驻华内河舰队的通讯中,红军却得到了他们预计到达长江口的时间是明天上午八点到九点左右。

有了他们出发的时间和最后到达的时间,拿把尺子在海军地图上一量,稍稍计算一下,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运兵船的路线。

即使是陆军出身的林帅,在看到那一叠的电报后,也忍不住轻轻地笑了起来。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大礼啊!”

当南昌号还在为晚上的雷击夜袭击准备和测试时,来自苏德两方军事观察员,已开始帮助红军在图纸上规划日本到上海外海不同地点的时刻表,准备在明天借助空军再给日本人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