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毅大佐是这个支舰队的临时指挥官,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几分钟后,两架he111飞临舰队上空,并不停地在上空打转时,山口毅大佐立刻察觉到了不妙,立刻通过无线电将这情报通知第三舰队司令。

此时的所在的舰队,距离长江入海口也不过一百公里,离百吾源武所在的第三舰队也只有七十公里。

得到了山口毅发来的电报后,百吾源武大惊失色,昨夜之战后,他最后的一点轻敌之心都被打没。此时的百吾源武大悔自己行为失策,被南昌号雷击和炮战之后,他只顾忙着抢救舰只和伤员,却把落在后方的运兵船队给忽视了。

百吾源武知道运兵船队的防卫力量有多薄弱,两艘五千船的客轮上,根本就没有半点武装,而护卫的两艘军舰,连驱逐舰都算不上,而是和长江内河舰队类似的小型炮舰,吨位只有五百吨,自卫火力也不过是两门76毫米的高平两用炮和几挺高射机枪。

昨夜的惨败,百吾源武出于“保面子”的心态,并没有马上将这一情况通知国内,正在赶来的运兵舰队同样也不知道第三舰队已被重创。此次中国之行,他前面实在过于托大,失误连连,终于铸成大错。

意识到大事不妙的百吾源武中将,在这时终于下了正确的指令,命令的受伤的驱逐护送出云号驶向长畸,返回日本接受大修。

而他自己则率领两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朝运兵舰队所在的方向全速靠拢。

这是他这一生中犯下最后的致命错误。

七点二十分,当百吾源武中将,心急火燎地和运兵舰队互相靠拢,甚至彼此间已能隔着三十多公里的距离,互相看到对方头上烟柱时,运兵船队西南方向,已黑压压地飞来了一大片飞机。

两艘炮舰在外,两艘客轮在内,排成防空阵形,炮舰上的四门76高炮徒劳地朝飞进射程内的飞机开火,在天上炸出一团团黑烟,但这种射击,威慑的味道远胜实际的效果。

在天上盘旋许久的he111的指引下,六十四架飞机开始分层次地进入战场。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hs129攻击机。

这款和历史上德国著名的反坦克强击机同名的飞机,是汉娜指点下提前诞生的早产儿。该机装甲厚,机身对普通子弹近乎免疫,除非被火炮直接击中,否则很难将其打下。历史上这款飞机是装着37毫米反坦克炮甚至是75毫米炮在天上的打坦克,不过今天出动的八架hs129攻击机,装备的最大口径的机炮也只是30毫米,主要原因是林汉认为用来打坦克的话,日本的薄皮坦克甚至用普通的792航空机枪加穿甲子弹就能打穿,使用37毫米之类的火炮纯粹是严重的火力过剩,送到中国时,全部换成了新研制的k104机炮。

真实历史上的德国,在二战时总共开发出三种30毫米的机炮。

k101机炮,炮口初速高达惊人的920米秒,弹道直,火力猛,原是打坦克而设计,安装在hs129b飞机上,缺点是射速慢,火炮重,重量高达178公斤。但实际上由于威力还是太小,打中后期时的苏联坦克仍然很吃力。

k103机炮,前者的改进型,炮口初速860米秒,重146公斤,原计划是装在战斗机上,它的缺点是生产工艺繁复,故障较多;重量也不轻,而且由于后座力过大,轻型战斗机根本无法承受其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