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空军大举攻击上海杭州两地时,李润石主席用这样的话回复了想要调头回来的林汉。在他看来,三心两意的英国人在浙江战场攻击只是牵制攻击,并不致命。更何况红军在浙江和上海两地,也足足准备了三十万的预备队以应付可能的登陆作战。
1935年十二月份爆发的全面抗战,英国人和日本人最大的失误,就是低估了红军的“暴兵”能力。
1935年六月开战时红军有百万大军,半年之后,早已膨胀了近一倍。即使在苏北战场上投入六十万大军,但沪杭两地仍然可以轻松地抽出三十万军队在这儿英国人打一场长期的战争。而在徐州战役之前,红军上层同样也做好了必要时放弃上海甚至江浙沿海城市的心理准备。
存地失人,人地皆亡。存人失地,人地皆活。
这十六字真言,一直都是李润石主席坚持的军事原则,信奉拳头收回来打人才能最痛的他,其实是很想让英军登陆后,在内陆舰炮无法够着的地方和英国陆军大战一场的。
一月十五日,英国空军对沪杭两地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上海,此战时,红军空军方面没有选择硬拼,而是完全放弃了杭州方向的防空,将主力都集中到上海方向来。
而出击时,也不是直接和对手硬拼,而是德国观察员的指点下,只选择有利的情况方才出击,以保存实力。
几天空战下来,红军方面处虽然狼狈,但却保住了空军主力。英国方面轰炸了沪杭两地,但摧毁的都是普通建筑和平房,有意义的军事目标一个都没有伤到。倒是在空袭作战中,在上海这个拥有大量防空武器的战场,损失了数十架战机,其损失大半是防空炮造成的,而另外一小半则来自对空手的空军。
到了一月二十日,苏北红军完成了对徐州日军的包围,开始围歼作战时,舟山岛上的英军也在这一天发动登陆作战。
他登陆作战的地点不是上海,而是近在眼前的宁波。
以巴勒姆战列舰为首的几十条英国军舰舰炮,在这里将宁波的滩头反复地篱了数遍,然后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英军大批部队抢滩登陆宁波成功,全部过程只死亡九人——如果当时宁波的海滩上有守军的话,他们伤亡肯定还会上升。
取得了杭州湾上空的制空权后,英军开始向内陆挺进,然而在脱离舰炮的掩护后,英国人再度享受到了在舟山岛上遇到那般,地雷和冷枪冷炮不断袭击。虽然损失不大,却严重影响了军队的行进速度。
用了一天的时间,登陆的一万登陆军控制了宁波内陆三十公里纵深的登陆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共有五万英军登陆宁波成功。按计划,本来英国人的这次登陆行动,日本人也要派出两个师团配合作战,但是为了解救被困在徐州的三个师团,那两个师团的登陆部队被临时转去连云港救急了。
如果是统制派的那帮人控制的日本军部,他们或许不会做出这种头痛医头的事。反而很有可能冒险在杭州湾搏一把,借这种“抄后路”的手法玩玩围魏救赵,尝试着能否把徐州的红军吸引过来。但是现在主政的是皇道派,在徐州方向三个师团陷入危机情况下,皇道派的人哪有这份胆气去进行这个军事冒险。结果由于友军临时“掉链子”,也就苦了英国人,不得不自己单干。
英国人之所以从宁波方向插手而不是直接进攻上海,主要是考虑到红军在上海经营许久,担心从那儿进入事倍功半,所以妄想从宁波这个更近的登陆点打开缺口。
沪航方向的红军空军虽然白天主动避战,但一到晚上,夜间的袭击部队就不断地出动。
而白天躲在各处不出头的红军,一到晚上,则全面出动,在舰炮射程外向英军的登陆部队猛烈攻击,天色一亮则全力地潜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