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击落的战机太多,杭州湾在英国那儿得到了一个外号:飞机坟场。
在英国皇家空军身上狂刷了一百多个击坠纪录的李华梅,此战后名扬天下。
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中国东北方那个叫“泥轰”国家,后来有个人送外号富野光头的漫画家,他在一部机器人的漫画里,设计了个名叫夏亚的王牌女机师,该机师喜欢将机甲漆成蓝色,头上有角,编号为十三,人称“蓝色有角三倍速”,后来这个称呼和这个形象成为很经典的漫画传奇。
外传 将军访谈录和外篇
今年浙江的一位渔民在杭州湾靠近上海海岸五十公里处的海上,捞起了一架编号为201的战机残骸,经查这是1935年六月十六日攻击日本第三舰队时被击落的空一师的第二飞行大队大队长东方高的座机。闻讯赶来的当地政府在整理飞机残骸时,从座舱里清理出部分烈士的遗骸。
杭州湾,从1935年起两次惨烈的空中绞杀战后,因为在杭州湾这一带坠落了太多的战机,这里被外国人不约而同地称为飞机坟场。从1935年十月到第二年二月那长达个五月惨烈的空中绞杀战结束后不久,英国撤出了中国。
战争结束后的六十多年里,在杭州湾打渔的渔民,每年都会“毫不意外”地在杭州湾里打捞起各类战机的残骸。
闻讯赶来的空军部队的人接收了东方高烈士的遗骸,将其隆重地安葬在位于上海的空军革命烈士墓地。
事隔六十多年,参加过那场空战的飞行员皆已年过古稀,记者在烈士墓地那儿有幸采访到参加过这场空战的唐珏阳中将和梁子曰中将。
以下是采访记录。
唐珏阳:1935年十二月五日的第二次上海空战,是我的第六次实战出击。说起来还真是有些丢人,从前我虽然跟着队长一同出击过五次,但是那天到了天上,看着对面黑压压一片的机群象一堵墙一样地压过来时,我当时脑子紧张得一片空白,什么东西都忘记了。
记者:新手飞行员都会有这样的毛病,几百架飞机集中在很小的空域里互相对冲时,那场景一定很震憾吧?
唐珏阳:是的!我当时完全看呆了。当时我飞的是i16,苏联飞机。在苏联那边使用的是两挺762毫米的机枪,不过我从苏联把飞机开到中国时,机上没有武装,省下来的重量被换成了两个副油箱以增大航程方便转场。在中国,德国地勤给我的i16上换装了报废的he51上拆下来的13毫米机枪。
记者:是g131机枪吗?
唐珏阳:“对,那机枪火力很猛,弹道很平直,比苏联原装机枪要强大太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子弹少了点,我的i16每挺机枪只能配180发子弹。新人飞行员上战场,一紧张,扳机扣得太紧,几秒钟内180发子弹忽地一声就全打出去了,然后在战场上就只剩下让对手追着跑的命了,我在12月五日那天就是这样(笑),在天上被对方的一架格斗士咬住了,只能开足马力,拼命地往本方机场方向逃,那里有防空阵地,出击前指挥官告诉我们,被咬住没办法摆脱时,就往地上有跑道的地方跑。”
记者:“那架咬住你的飞机后来被防空部队打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