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方面,斯大林在关键时候又“掉链子”了。主要原因是斯大林认为在朝鲜留个尾巴,留着日本来牵制中国更有利些。

而中国方面,在得到李华梅送来的和日本高层的战略设想后,中共上层也不想在这个时间点,和日本在朝鲜血拼。日本人能放弃东北是因为他们看到这里战略环境恶劣,面对中苏联手没有半点胜机,所以主动放弃。而退回缩朝鲜后,利用朝鲜北部多山的地形,以及这两年在这里修建的大量堡垒,日本是决定在这里和中苏联军血拼一场的,朝鲜是他们不能放弃的底线。加上日本人在战争暴发时,派出密使主动提出以日方放弃东北,将东北完整的归还中国为代价,换取朝鲜的“安全”,这一“示好”让中共对越过鸭绿江作战也开始变得三心两意起来。

当中苏两家出于各自的原因而停止前进后不久,到了当年八月,日本和苏联、中国先后签订了停战条约。

苏联收回了自己在库页岛的全部利益。而中国收复了东北,至于日本,则在心惊胆颤中,保住了他们在朝鲜的利益。

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出于“好心”,支援了日本一笔军火贷款,除此之外,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什么事都没有做。现在的英法两国,已经为德国这条欧洲恶狗的崛起而头痛万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留神亚洲。倒是美国政府,本着大陆势力平衡的想法,在这期间又支援了日本一大笔贷款。

英国人和美国人想看到的事情,是日本在东北亚和中苏两家大打出手,无论胜负如何,三家都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东北的战争中。这样的话,英国殖民地短期内是绝对安全的。

只是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崇仁天皇在李华梅的劝说下,根本就无心在东北开战,战火一燃,就主动放弃后撤。

中苏联军几乎完整地收复了东北全境,战后在清点库存时,解放军发现日本人遗弃的仓库里几乎全是空的,而东北不多的工业基础也早在去年一年里被拆得七七八八,大批机器设备都被运回日本。

李华对崇仁天皇说的第三条道路,日本终于还是按照这个设想实行了,英美期望中的中日大战,最终并没有爆发。

而到了当年九月,德国也并没有象历史上一般,派人冒充波兰人在电台里对德宣战,而是依旧保持着和波兰的“和平”状态。

德国人所以不开战,是因为苏联红军还没有准备好。根据斯大林的意思,德国将发动战争的时间,推迟到了当年十月。

到了1939年十月七日,苏德两家同时“发声”,一起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

德国人的要求是波兰归还凡尔赛体系中被他们割走的但泽。

而苏联的要求无非要波兰归还华沙战役后被割走的西乌克兰。

英法两国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红色的苏联和褐色的德国,终于公开地联起手来。两国限期波兰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出答复。

波兰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最后通牒。

十月八日,苏德两家同时对波兰宣战,两家的宣战时间,甚至只间隙了不到三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