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拿到了几乎整个印尼群岛不说,更得到了珍贵的苏门达腊的油田。而日本在亚洲最大的“敌人”也不再是敌人,短时间内反而成了“友军”。

作为“中日友好”的附带条件,待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日本会将台湾主动归还中国。

而中国方面也很满意,因为在新中国的上层看来,日本人正按照他们的设想,大踏步地朝“作死”的路线上走。

因为日本要想在东南亚大肆扩张,抢夺印尼群岛,甚至还妄想侵占澳洲,都无法回避和美国的冲突。即使有李华梅帮他们“开挂”,工业实力只有美国十分之一的日本挑战美国的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儿去。

至于日本会否真的打胜了太平洋战争,然后战后是否会按协定归还台湾,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其实根本是想都没有去想。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再说了,现在李华梅已对日本联合舰队完成了渗透,未来日本海军的生死,完全在她的一念之间。

日美战争,前期日本人仗着有舰魂相助,是可以取得比历史上更辉煌的胜利。但是美国十倍于日本的国力摆在那儿,迟早会“反推”回来,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山穷水尽的日本,为了不被打惨了的美国战后报复,就只有投入中苏的怀抱寻求“保护”。

日本会战败,但战败后却不会象历史一样,变成美国牵制中国的走狗。

美国会赢得对日战争的胜利,但是有中苏两国在背后“相助”,他们也别想象历史上一般轻易地拿到二战的“战争红利”。吃不到二战红利的美国,在战争结束后,也将为过度涉入战争,国力损耗过大而陷入收缩期和新的危机之中。对于中、苏、德三国来说,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对于日本对于环太平洋地区的“想法”,苏联方面表面出了有限度地支持。在中日密约中,苏联也暗中参予,并和日本达成了一些商业协议,主要是讨论苏联的石油和矿产出口日本的问题,苏联也用这样的方式表现出对日本这个曾经反苏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三家虽然没有正式同盟,但相互间的默契都是心怀鬼胎的。苏联是想借日本让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流干血,中国是想借刀杀人,而日本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扩张。

和历史上中二横行,不中二就待不下去的日本军部不同,自从中国战争失败,日本势力被逐出中国之后,日本国内理性的力量增强了许多。而如今海军越发得天皇信任,海军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高层方面,心中非常清楚日本和美国的差距,对日美战争的前景非常地不看好。若不是李华梅这个“大和抚子”的出现,让日本一夜之间得到了一件“大杀器”,否则今天的日本是怎么都没有勇气妄想能够挑战美国的。

大和抚子舰灵出现了,崇仁天皇对日美战争拥有完全的信心的时间,则是在挪威海战之后,见识到了拥有舰灵力量的德国海军以弱胜强,轻易地全歼英国高速舰队后,这时的崇仁天皇,才真正地下定了和美国开战的决心。

在吴海船坞大和号战列舰的主体所在地附近,有特地为大和抚子修建的一座花园式别墅。在这里有专门身穿和服的日本少女这儿从事祭祀等宗教活动。在吴海船厂这个钢铁构成的冰冷世界里,这座建筑显得很与众不同,这里也是李华梅平时休息以及接贵客的场所,崇仁天皇和李华梅就在这里展开交谈。

在这座名为“大和楼”的花园式建筑里,李华梅照例为崇仁表演了一番日式茶道。看着秀丽端庄却又英气逼人的“大和抚子”专心地为其沏茶时的一举一动,年青气盛的崇仁天皇眼中尽是痴迷和狂热。对于这种目光,无论是“主体”的李华梅还是依附在她身上的喀秋莎,两人都非常地熟悉,那是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迷住了时方才会露出的表情。

身为杀死前任天皇全家的凶手之二,李华梅当然不会对崇仁天皇产生什么感情。她此番日本之行,花了大力气扮成日本的神灵出现,其目的就是为了影响二战时日本的战略走向。按中共高层的想法,是想借着战争之机,将日本引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其目的恰恰是为了颠覆日本这个以天皇为首的“压迫日本人民的反动政权”。

沏完茶后,李华梅的脸上带着“神明式”清冷的微笑,望着面前的崇仁天皇将茶一饮而尽,然后方才开口道:“陛下还记得从前我和你讨论过的关于中国的王朝周率的话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