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尼号,右侧前部中雷一发,中部中雷两发,大破!”

“巴勒姆号,右侧肿部、尾部各中雷一发!”

“伊莉莎白女王号,前部中水雷一发!”

“巴勒姆号,右舷前部二号炮塔位右前三米处,触水雷一发,大破!”

沙恩霍斯特号,特最近的英舰也有一万八千米,离最远的纳尔逊号则接近三万米。但在这样的距离上,英舰此刻遭遇的情况,舰上的人员竟比正在遭遇雷击的英国人还要了解他们的状况。

“战场局势图”上,原本排成两列直线的英国战列舰,刚刚结束了“打转”,先前他们因为遭受雷击,被迫进行机动规避,结果这次机动规避导致其两艘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触雷——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不规避,其就要吃上更多的氧气鱼雷,这是不得不做出的二选一的难题。

从那个“神秘女音”的通报里,山口多闻知道罗德尼号战列舰基本已经没有救了。遭遇两波雷击,吃下四发鱼雷的他已被宣判了死刑。而吃了两条鱼雷,又前后碰上两发水雷的巴勒姆号,同样也是凶多吉少。

和山口多闻一起进入海图室“观摩”的日本海军,最初时还未完全看明白这里的情况,但几分钟后,回过“味”来的他们,个个后背上皆冷汗涔涔。

“德国人到底开发出什么可怕的技术啊,他们居然对战场细部的具体情况把握到如此精确清楚的地步。”

进入海图室里的日本人,除了松田千秋和山口多闻外,其余人心里都涌起同样的念头。

进入这间海图室后,他们看到了战前英国海军“自以为是”的偷袭行为,也看到了德国海军根据英国人的动向作出相关布置布局。纳尔逊号上的坎宁安司令得知雷达受到严重干扰通知前的五分钟,正在海图室里“观摩”的日本军官们,听到雷德尔下达了一条他们听不太懂的指令。

“发射铝箔干扰带!”

正是铝箔带,干扰了英国海军的雷达,令其整个舰队在这个雪夜中变成睁睛瞎,令德国海军得以轻松地靠近发动偷袭。

战斗还在继续。

在德国的雷击部队撤退后,英国舰队忍受着被德国海军身后“爆菊”的痛苦,不断地前进,冲出了德国人布下的水雷阵,其间又有一艘战列舰触了水雷。

在这过程中,其两翼的驱逐舰也掉头赶回,朝正在其舰队尾部不停地开火的沙恩姐妹再度发动雷击冲锋,以求能救助正被打得全身喷火滞后的君权级战列舰。

但是这些驱逐英勇的行动在沙恩号的“战场局势图”上一清二楚,早有准备的德国海军调动手中的十艘轻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拦在路上,阻止了英国海军的再一次雷击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