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海军的代表报出了自己的家底:

“菲特号,菲腊号,一堆从美国买来的一千吨级破烂,这样的破烂有六艘,全是一战时生产的老古董。稍微象样的一点是去年下水的部族级驱逐舰,但是也只有三艘。余下的都是什么玩意?”

“昆虫级炮舰……这是什么东西?这本来是应当在内河里行动的浅水炮舰……”

海军拒绝出动是有理由的。现在英伦三岛靠近英吉海峡一侧的本土舰队,实在是太拿不出手了。第三次挪威海海战才过去不到三个月,现在的英国正承受着海军覆灭后重建过程中的阵痛。为了弥补本土舰队的巨大的缺口,英国人甚至把扔在亚洲的昆虫级浅水内河舰都拉回国内参战,其狼狈程度可见一斑。

“从情报上看,最多到明天天亮,敦刻尔克的德国人,最少可以得到二十艘左右驱逐舰的直接支援。这还没有包括正通过荷兰海岸线驶向那里的大量的s鱼雷艇。”

皇家海军方面,几乎全体上下都反对出动舰只去敦刻尔克作战。

1940年五月时,英国本土能够出动的小型作战舰艇,表面上看总数超过千艘。

乍一看这是一个极庞大的数字。但是这千艘,包括了大量几十吨或百来吨级的巡逻艇之类。

这些数字庞大的“军舰”,其武装也就是一挺高射机枪或少量的机关炮、速射炮。查查走私,维持一下治安可以,去和穷凶极恶的驱逐舰较量,出动再多也是一盘菜。

英法联军在英吉利海峡里真正有战力的水面部队是鱼雷艇。英法两国加起来能出动的鱼雷艇数量超过百条。但是这些鱼雷艇,现在被海军视为“法国战役全面失败后,保卫英伦三岛免遭德国陆军侵略的重要保障”,说什么也不同意在这个时候出动鱼雷艇部队再次豪赌一把。

“首相大人,我们不能再赌博了。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没有赌本了。最多只要两天的时间,德国人的a集团军和b集团军,就会到达敦刻尔克,和那里的守军会师。目前的战况看,无伦我国和法国的海陆空三军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都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战役目标:两天内拿下敦刻尔克,同时将三十万大军从那里撤走。”

“两天内夺回敦刻尔克港,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海军的看法。

“与其考虑夺回敦刻尔克,我们倒不如考虑在余下的四十八小时里,能否将更多的增援敦刻尔克的德国军舰永远留在英吉利海峡,后者或许更有意义一些。”

比起只想保卫“自己”的英国海军,法国海军的态度相对要积极得多。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被德国海军可怕的夜战能力吓怕了的法国海军,是没有勇气自己单干的。海军比陆军更输不起,毕竟建一艘新的军舰的周期实在太长了。

赶到海军总部大楼开会的丘吉尔,在听了十几分钟的扯皮后,终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先生们,先生们!我们没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