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取时间,这些自发组织起来的英国民船不顾一切地冲过仍然残余大量水雷的通道,抢到岸边来救人,其过程堪称悲壮惨烈。在短短的一小时时间内,就先后有十余条小型私人船只触雷沉没。
和被无数照明弹照亮的敦刻尔克港相同,这里的夜空现在同样也被连续落下的照明弹照得雪亮,只是投掷照明弹的却是天上飞舞的德国飞机。
虽然封锁这片海域的德国军舰在英法联合舰队的压迫下被迫暂时撤退,但占据优势的德国空军,却没有轻易地让出天空。十点后,大量德国轰炸机和攻击机就出现在敦刻尔克上空,然后借着照明弹的相助,对着海上密密麻麻的民用船狂轰滥炸一气。
由于夜晚的因素,德国飞机无法进行精确地俯冲轰炸,但此时敦刻尔克外海已积聚了大量的船只,哪怕在较高的空中胡乱地投弹,落下来的炸弹也有极高的命中率,加上这些船只许多吨位不足百吨,一枚二百五十公斤以上重量的炸弹落下,哪怕只是近失,也会给周围的小型民用船只造成极大的伤害。
约翰·克里斯汀是当晚的撤退行动中,有幸搭上本土前来解救舰只的英国士兵。当时接他的船是一艘英国富商的私人游艇,总重吨位仅有六十八吨。小小的游艇上当时一气塞了一百二十多人,然后在飞机的嗡鸣声伴随炸弓单的不断轰炸声中,摇摇晃晃地冲向怒海。
事后,约翰回忆起当晚时的遭遇,这样描述到。
“虽然时间已快到十二点,可是天空依然不宁静。德国人的飞机一波接一波不断地出现在敦刻尔克上空。先是投下大量的照明弹,把整个海面照得象白天一般雪亮。而后这些讨厌的飞机会降低高度,胡乱地投下更多的重磅炸弓单。”
“这些由较高的高度中投下的炸弹完全是胡乱投掷的,命中精度不高,却十分地吓人。他们丢下的炸弓单,装药极多,从爆炸声判断,有250公斤级的,也有500公斤级的,尤其是后者,哪怕没有直接命中,近失爆炸时掀起的巨浪,也经常可以浪翻附近的小型船只。在当晚的撤退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看到附近的友船被德机投下的炸弹炸翻掀沉。”
“那些德国飞机投下来的炸弹,虽然威力巨大,但由于命中精度不高,大家还有很大的机会躲过一劫,真正让当时我感到害怕的,并不是这些扔完炸弓单很快就走的he111或ju87,而是那些有着三个发动机,长时间在我们头上盘旋扫射的怪物,它们才是这晚德国人出动的最可怕的兵器。”
约翰·克里斯汀所说的有着三个发动机的怪物,所指的正是德国空军中最常见的运输机,ju52,外号容克大妈。
战前,林汉和汉娜在推演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阻止英法联军在战败后通过海路逃走,两人绞尽脑汗地开发出各种脑洞大开的新兵器。
这个位面的德国,哪怕有林汉和汉娜相助,能调动的资源仍然有限。由于本钱小,在两人制定的预案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后世的观念,林汉和汉娜都知道,要想利用空军给撤退中的英法联军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德国现役的飞机中,还缺少一款类似a10的强力攻击机。
虽然德国空军开发出了hs129这样的强力攻击机,但这款攻击机最大问题是翼载高,低速性能差,夜间出击作战时效果并不佳。其实要给撤退中的英法联军造成最大的杀伤,需要的是类似b25或b26这般对地攻击力极强的中型双发轰炸机。改进后的he111勉强可以扮演这个角色,但数量仍然不足,而且he111由于翼载较大,在白天执行这个任务时尚可,但一到晚上由于其低速性能差的缺点,就力有未歹了。
最后林汉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现有的ju52运输机稍作改进,在机腹上以吊挂的方式安装上一门三管加管林30毫米的机炮,机腹作为炮弹的贮存舱,机身尾舱位置再装上一挺向下射击的13毫米机枪,然后就可以开到敦刻尔克上空执行战场阻断扫射任务。
ju52速度慢,机身相对脆弱,若是白天执行这个任务有极大的危险性,但放在夜晚却相对安全得多。法国战役爆发前,德国空军中有超过一百架的ju52进行了这种改造。十八日这天,这批ju52在执行完投放空降兵的任务,返回基地机场后,机轮刚一着地,地勤就拿着事前准备好的改造组配件对其进行紧急换装,然后当晚就飞到敦刻尔克上空执行类似a10攻击机的战场阻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