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支援日本的262,全部装备的是两门最新式的k203型30毫米机炮(另有两挺13毫米机枪),这款机关炮同样也是英德合作的产物。和旧式的k103机炮相比,该型机炮重量轻了约四分一,威力却没有下降,弹道性更佳。30毫米机炮威力大,打f8f战斗机时,只要命中有效部分,基本就是“一发入魂”。即使打皮粗肉造的b29,也只要连续命中数发就可以达到击落的目的。
英国的流星战斗机装备的则是四挺20毫米的hisano kv机炮。1940年法国战役时,英国皇家空军吃够了飞机缺少航空机炮,火力不足的苦头。而后就开发出了二战历史上著名的hisano机炮,该型机炮重量适中,炮口初速高,弹头重,弹道性良好,有二战最好的二十毫米航空机炮的美名。其单门火炮威力虽然比不上德国的30机炮,但是却胜在炮多,即使是著名的“格鲁曼铁工厂”生产的熊猫战斗机,正面被四挺20机炮啃上一口也是极危险的事。
先是火箭弹齐射,然后是蛮不讲理的从侧上方俯冲突击玩hhr战术,只是一轮攻击,80架喷气式战斗机就取得了击落十三架f8f,击伤二十余架的战果。
面对着这批俯冲时速接近1000公里(已接近音速)的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速度比对手慢了三百公里的熊猫根本咬不住这种亚音速战斗机。更高命的是,这个危险的对手来得快去得也快,从出现、攻击再到脱离,前后不足一分钟,和他们为敌的f8f的飞行员才刚刚有所反应,对方就仗着高速脱离战场而去。而f8f只能看着对手身后拖出来的长长的两道白色尾气云呼奈何。
对于美国海军庞大的f8f机群来说,这点损失并未伤筋动骨,但一阵不安的疑云已蒙上了飞行员的心头。
遭受突击的f8f机群开始分散编队,进入战斗状态。数分钟后他们进入陆地上空,在这里除了遭受猛烈的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外,也遭遇了不同国籍的活塞式战斗机的拦截。
日本的疾风ii型,德国的fw290,英国的暴风战斗机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尾随在战场后方的无线电引导机,更监听到了大量英语、德语的空战通话。英德两国的飞行员毫无顾忌地在空战中用本国语言交流,赤裸裸地向美国人展示着他们浓浓的敌意。
挡在接近八百架f8f熊猫面前的,是接近四百架的三国联合活塞战斗机群。虽然数量上只有对手一半,但是由于是陆基飞机,相对舰载机有微弱的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喷气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支援。
空战变成了蛮横粗暴的直来直去流的强攻、对冲、狠打。密度如此高的双方机群攻空战中,技术的作用已被压制得很低,更多的时候是在看飞机防御、火力,以及飞行员的“运气”。哪怕再牛的飞行员,在这种千架飞机大空战的战场上,如果没有运气,被一发流弹打中机舱玻璃,也会轻易丧命。
而如此高密度的空战,还仅仅只是开始。
第一波被放出的f8f,在飞往目标的途中故意减慢速度,为了让第二波放飞的飞机能赶上来。空战进行到二十分钟后,第二波的f8f就加入战场。
欧亚联军方面,虽然在北海道地区的战斗机数量少于对手。但在本洲岛北部也布置有大量的机场。几乎在第二波支援f8f进入战场的同时,来自南边本洲岛机场起飞大批支援的战斗机就赶到战场。
首先到赶到支援的,又是一批整整一百二十架的喷气式战斗机。只是这回换成了德国的ta183和英国吸血鬼战斗机,他们皆是单发战斗机。这批喷气式战斗机和先前一波流打完就走又掉头返回战场的友机一起加入战团,而后,超过五百架,速度稍慢的活塞战斗机也加入战场,令本就飞机密度极大的空域变得更加拥挤。
此次空战的飞机密度之大,这时已超过1935~1936年的沪杭空战。
战后,某个喝醉酒的防空炮兵回忆时如此地“吹牛”道。
“一发37英寸的炮弹打到天上,运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同时炸下好几架飞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