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郭侃有消息传来吗?”赵诚见亲卫军汪忠臣走了过来,忙问道。

“晌午时,信使说黑甲军已经抵达娄贝博!”汪忠臣道。

“让他再快点,必须在七天之内迂回至河西肃州,与安西军、陇右军合力清除掉来犯之敌!”赵诚命令道,“然后,举军顺河而下!”。

“是,属下马上就办!”汪忠臣道。他正要离开,赵诚又叫住了他。

“骁骑军如何了?”赵诚又问道。

“回国主,叶三郎遣人回报说,他全军已经远离蒙古人的监视,正在砍伐树木,制作木筏,今日夜间就可渡河。”

“好,让他加快渡河,与我横山及陕西行省接上头!”赵诚道。他一直对自己的领土腹地的情况一无所知,那里比战事正酣的河西还要令他担心,决不能让陕西也受战火的侵扰。

“是!”汪忠臣连忙传令去了。

铁穆及何进等人远远地从便道上走了过来。营中各军各有分割,其间用旗帜、木栅隔开,以示界线和有序,中间有数条纵横相向的可供四匹马并列奔驰的大道,称为驰道。但大多数时候,任何人不能无故站在驰道上,只能从两侧的边上走,将军们也是如此。其它诸如立号(口令)、持更、巡逻、设防,在秦军《行营野营军令禁约》也都有严格规定,将军们都要遵守。

“诸位来得正好,来冲冲凉!”赵诚远远就吆喝道。

众将军们见赵诚今天的心情看上去不错,对连日来悲愤郁积愁眉苦脸的赵诚的担心也放了下来,对他在强敌在侧竟然如此放松也就视若无睹了。

“你们是有事禀报吗?”赵诚一边换上干衣,一边问道。

“回国主,蒙古人现在似乎也缩回到营寨之中。”铁穆道,“就连斥侯游骑也比平日少了很多。”

“这不是很寻常吗?”赵诚反问道,“昨夜力战,他损失不下五千人,今是午前他又来攻我,也没讨得了好处,知难而退吧!”

“那察合台素来性情暴躁,不达目的势不罢休。如今他大军不下十多万,又值此酷暑,斥候说他已经开始杀骆驼当作口粮。一只骆驼省点吃也仅供五十人吃一天,他怎敢在此地时与我等空耗?”何进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在紧急情况下,按照严格的份量,一只牲畜可以供五十个人吃一天,最危急的时候那就用身上皮制装备煮食充饥。察合台开始宰杀骆驼,但口粮还未到最紧急的时候,因为他军中的牲畜足有他大军数量的四倍,他们习惯于用携带大量牲畜当作口粮。秦军则是另一种方法,他们用的是谷米,取一合谷米用热水浸泡,再晒干煮熟,凉干后备用,一个人可以吃上五十天,类似的有其他节食的方法,包括携带食盐的方法,更不必说大量的行军马车和备用战马可以携带足够的粮食1。